青青偷拍视频,天天射天天添,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网站,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首頁 > 新聞 > 正文

《重慶市水污染防治條例》 有哪些特點和亮點?

時間:2020-12-04 15:03

來源:重慶生態環境

評論(

為了保護和改善環境,防治水污染和保護水生態,保障飲用水安全,維護公眾健康及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重慶市水污染防治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于今年7月30日經市第五屆人大常務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通過并公布,于10月1日起施行。

《條例》有哪些主要內容?又有哪些特點和亮點?應該如何推動其有效實施呢?

主持記者:陳維燈

訪談嘉賓:

市人大常委會法制工委副主任 張山

市司法局黨委委員、副局長 李建勛

生態環境局副局長 余國東

重慶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秦鵬

01

創新工作機制 推動“區域聯防”建設

重慶日報:在進一步推進區域水環境保護工作,解決區域水污染防治重點難點問題方面,《條例》作了哪些規定,有哪些創新舉措?

張山

《條例》立足流域保護,對區域上下游之間的密切配合、通力協作作了相應規定:市、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健全水環境生態保護補償機制,推進實施水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市、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應當加強與周邊地區的水污染防治工作協作配合,完善水環境監測設施設備,共享水環境保護相關信息,共同預防和治理水污染,保護水環境,建立跨區縣(自治縣)水污染防治聯防聯治工作機制。

李建勛

我市境內河流眾多,水體環境復雜,流域沿線區縣環境容量、資源稟賦、發展階段不一,要通過強化統籌協調,推進共建共治。《條例》通過加強水環境保護信息共享,推動建立上下游聯動、跨區縣配合的聯防聯治機制,通過健全水環境生態保護補償機制,推進水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樹立了“同飲一江水”的一盤棋思想。

余國東

《條例》規定區縣(自治縣)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發現本行政區域內出(入)境水體斷面重點污染物超標時,應當及時向市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和本級政府報告,并同時向該斷面的上(下)游區縣(自治縣)生態環境主管部門通報。位于該斷面上游的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在接到報告或者相關通報后,應當及時采取綜合治理措施,削減重點污染物排放量。

秦鵬

《條例》第23條說,要以跨區縣的流域為突破口建立區域聯防機制,這一方面打破了行政區域壁壘,貫通上下游的信息流通和互換,降低了污染治理的成本,另一方面還融入了整體系統觀,將維護流域生態環境放置在整體性和系統性視域之下,為維護整個流域生態環境打下了堅實基礎。

02

落實“產業投資”限制 建立“約談限批”制度

重慶日報:為保護長江母親河和三峽庫區水環境,《條例》對沿江產業布局有哪些具體的規定?此外,為了解決水污染防治中的突出問題,《條例》構建了怎樣的監督體系?

張山

結合《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等規定,《條例》明確了禁止在長江、嘉陵江、烏江岸線一公里范圍內布局新建重化工、紙漿制造、印染等存在環境風險的項目,禁止在化工產業集聚區外擴建化工項目。為著力解決水污染防治中的突出問題,《條例》綜合運用法律、經濟、行政等治理手段,構成了多層次、全方位的監督體系。

李建勛

《條例》明確了新建化工產業集聚區、工業集聚區與長江及重要支流岸線的強制性距離,并對重化工、紙漿制造、印染等存在水環境風險的項目提出了禁投禁建的要求,彰顯了我市的“上游意識”和“上游擔當”。為推動解決突出水環境問題,夯實水生態保護責任,《條例》結合我市實際建立了兩個層次的約談制度。通過細化約談限批制度,進一步抓住“關鍵少數”,夯實各級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水環境質量負責的主體責任。

余國東

《條例》對產業布局提出了更高要求,從源頭抓防治,加大了對長江、嘉陵江、烏江的保護力度。《條例》還規定,對可能超過重點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或者未完成水污染防治年度目標的區域,市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應當約談該地區人民政府的分管負責人。對于超過重點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或者未完成水環境質量改善目標的區域,市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約談該地區人民政府的主要負責人,并暫停審批新增重點水污染物排放總量的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

秦鵬

重慶地處我國最重要的生態敏感區之一的三峽庫區腹心地帶,在整個庫區乃至全國都發揮著重要的生態功能作用,工業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的張力更為顯著。《條例》第14條成功引入了行政約談制度和區域限批制度,從預防性前置措施和應對性后置措施兩個層次進行了細化。

03

細化管理措施 推進農業面源污染防治

重慶日報:在防治農業污染源造成的水污染方面,《條例》作了哪些細化規定?

張山

《條例》對此從多個方面作出了規定:推廣農業節水技術,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和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推進化肥和農藥減量使用,推廣農業廢棄物的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從源頭上減少化肥和農藥的使用,防止農業面源污染;毗鄰江河湖庫的農田,所在地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應當引導發展綠色農業;禁止在長江干流和重要支流河道管理范圍內的非耕地上從事種植等生產經營活動。

李建勛

《條例》將畜禽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和無害化處理的經驗制度化、法治化,明確要求畜禽養殖場應配建相應廢棄物綜合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設施。同時,結合我市實際,對化肥農藥使用源頭減量、河道范圍禁止種植、畜禽禁養區劃定、水產養殖等進行了細化規定,進一步織密農業面源污染防控體系,為我市踐行“兩山論”,走好“兩化路”提供了制度支撐和法治保障。

12

編輯:趙凡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sf85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水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