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原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原青海省常務副省長李津成赴高科技環保企業碧水源調研。碧水源董事長文劍平對李津成蒞臨公司總部調研指導表示歡迎。雙方圍繞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提高污水排放標準和水環境敏感地區及重點流域治理等開展了深入交流。
李津成對碧水源為我國水環境治理和污水資源化領域作出的貢獻給予充分肯定。他認為,碧水源緊扣創新驅動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兩大國家戰略,最符合國家需要。膜技術走在世界水處理、污水資源化和高品質飲用水技術的前列,前景非常廣闊。在我國水資源短缺情況下,提高污水排放標準和加強污水的再生利用,是保護水資源、實現污水資源化的重要途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讓人民群眾喝上高品質健康水的有力保障。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要不斷加強和完善我國水敏感地區、重點流域的水環境治理和水資源保護工作,努力促進污水處理和自來水供水領域進一步提高出水標準,大力推廣膜技術在長江大保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大運河生態環境保護和南水北調沿線地區水環境保護中的廣泛應用。
文劍平表示,碧水源堅持以自主研發的膜技術解決中國“水臟、水少、飲水不安全”三大問題,通過碧水源膜技術處理后的高品質再生水可作為地表或地下飲用水水源的補充、工業用水、城鎮景觀綠化、廁所沖廁、灌溉用水。碧水源積極參與國家及行業標準制定,其膜技術的推廣應用,成功破解了長江流域、黃河流域和云南洱海高原湖泊等污水治理的難題。目前,碧水源已建成數千項膜法水處理工程,每天處理總規模超過2000萬噸,每年可為國家新增高品質再生水超過70億噸。未來,碧水源將繼續發揮技術創新優勢,為我國水環境治理、污水的資源化利用和民用、商用凈水領域作出更大貢獻。
在北京翠湖新水源廠,李津成詳細了解了新水源廠的處理工藝、出水水質和為翠湖濕地公園補水的情況。新水源廠采用碧水源自主研發的“MBR-DF”雙膜新水源技術,可將市政污水超凈化處理為地表Ⅲ類水以上的高品質新水源,出水可作為優質水資源補給地下水或飲用水水源地,實現了水環境治理和新水源開發的雙重目標。
中興儀器(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長何愿平,碧水源副總裁崔鵬飛一同參加座談。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