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3日,《深圳市生態產品價值(GEP)核算統計報表制度(2019年度)》經統計部門批準后正式實施。
這是目前我國第一份正式批準實施的生態產品價值核算統計制度
該報表共有48張表單,200余項數據,涉及14個數據采集部門。GEP統計報表制度的實施,規范了核算數據來源、調查頻率及報送要求,確保了核算數據的穩定性和準確性,為深圳市GEP常態化核算提供了制度保障。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指出生態本身就是經濟、保護生態就是發展生產力,要求“科學評估生態產品價值”“積極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實施GEP核算制度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兩山”理論的基礎工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創新實踐。
從2018年起,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深圳市生態環境局組織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和深圳市環境科學院等機構開展深圳城市GEP核算研究。
近兩年,深圳市生態環境局組織開展了2010年、2016年、2017年和2018年的GEP試算,每年采集10余個相關部門的130余項社會經濟數據;對深圳陸域生態系統的9萬余綠地斑塊,200多個植物樣地、150多條動物樣線、68個紅樹林濕地樣地等進行了現場調查,組織400余人發放了1500份生態文化服務調查問卷。
▲鳥類棲息地調查
▲林地生物量測量
在此基礎上構建了適用于高度城市化地區的GEP核算體系,核算體系設置物質產品服務、調節服務、文化服務3個一級指標,以及洪水調蓄、水源涵養、交通噪聲消減、海岸帶防護、氣候調節等14個二級指標,對深圳市陸域GEP進行核算。目前該核算體系已作為城市實踐案例納入相關在研的國家標準,并已與聯合國統計署相關核算標準接軌。
2020年8月,深圳市生態環境局組織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和市環科院開發并上線了首個城市GEP自動化計算平臺,可實現200余項統計數據在線填報,十余種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核算結果一鍵得出,極大地提高了核算精度和效率。
▲深圳市GEP核算平臺
統計報表制度實施后,可與自動化核算平臺配套使用,實現了深圳市GEP核算的規范化、智能化和可視化。目前深圳市已建立了以GEP核算技術規范、核算統計報表制度和核算自動化平臺為體系的城市GEP核算制度框架,將正式開展2019年全市及各區陸域GEP核算。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要求深圳探索實施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核算制度。《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2020-2025年)》要求深圳擴大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核算范圍。開展GEP核算是黨中央、國務院的明確要求,是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具體任務。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深圳將在現有GEP核算制度框架的基礎上,不斷豐富和拓展核算和應用體系,做好“后半篇文章”。
下一步,深圳市將進一步擴大核算范圍,將海洋GEP納入核算體系,持續探索GEP“進監測、進規劃、進考核、進項目”,形成GEP、GDP雙提升解決方案,為全國貢獻“深圳智慧”。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