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偷拍视频,天天射天天添,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网站,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首頁 > 新聞 > 正文

創新驅動環保產業發展,中信環境應邀出席青島國際水大會

時間:2020-09-25 16:33

來源:中信環境技術

評論(

9月16日,2020青島國際水大會在青島西海岸新區盛大開幕。大會圍繞工業節水與廢水處理、水環境治理與水資源高效利用、海水淡化等領域展開專題學術交流研討,與會人員共同應對面臨的挑戰、探討技術發展對策,發掘新機遇、分享新成果。

主題報告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馬軍以《水工業面臨的挑戰與技術發展對策》為題,國家發改委環資司節水處處長金明紅以《中國水資源節約和污水資源化政策措施》為題,工業和信息化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節水處處長袁令以《全面推進新時期節水與水處理工業高質量發展》為題,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資源與環境分院院長、研究員林翎以《標準化助力我國綠色發展和生態文明》為題,分別作了主題報告。河海大學教授,中國水利企業協會副會長兼脫鹽分會會長郭有智主持主題報告會。

中信環境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郝維寶應邀出席開幕式,并發表《技術創新推動環保行業發展的探索與實踐》主題報告,引起行業熱烈反響。中信集團品牌辦總經理助理劉廣、中信環境投資集團副總經理張勇等領導應邀出席大會。郝總的主題分享主要包括中信集團與中信環境概況,重點介紹了中信環境技術在技術與商業模式進行的一系列創新實踐,以及在環保產業價值鏈上的獨特優勢,最后就中信環境的央企社會責任以及環保行業未來發展趨勢進行了分享。

image.png

郝總在主題報告中指出,環保產業鏈主要包括設備制造、工程建設、投資、運營四大環節,中信環境技術從2003年在中國開展第一個環保工程業務,到2007年綿陽美能膜制造基地的誕生,到2015年加入中信集團,投資步伐加快,業務版圖迅速擴張,目前已形成以膜裝備制造及膜技術研發應用為核心,以水務、危廢處置主營業務為兩翼,以工程建設為基礎的產業協同發展模式,成為中國少數幾家在環保產業鏈各個價值環節均具備高度競爭實力的企業。

image.png

在環保裝備制造領域,中信環境技術旗下的美能膜是世界一流的微濾、超濾、納濾及反滲透全系列膜產品的行業品牌,先后研發出MP-MBR、膜芬頓、大氣泡曝氣等多項行業領先專利技術,滿足日趨嚴格的環保排放要求。同時,積極探索商業模式創新,與北京排水集團合資成立北排膜科技有限公司,強強聯手,協同發展,成就了北京槐房60萬噸地下再生水廠、南寧那考河流域治理等行業標桿項目。美能膜在國內10萬噸級別以上工業廢水處理項目中市場占有率超過了50%。從2003年開始,中信環境技術率先將膜法技術應用于中國石化廢水處理及回用領域,歷經近二十年的深耕細作、專注執著,美能膜技術已被廣泛應用于石油化工、精細化工、紡織印染、食品、醫藥、皮革、造紙等行業,成為中國涉及行業門類最多、處理規模最大的工業廢水綜合服務商。中信環境技術也是中國地埋式MBR市政污水處理領域先行者,在北京、廣州、成都三大城市MBR應用規模超過350萬噸/天。同時,中信環境技術還致力于城市第三代飲水凈化工藝——超濾膜技術推廣及應用,為亞洲最大規模的廣州北部水廠60萬噸自來水超濾膜凈化車間提供全部核心裝備。此外,作為膜技術應用的延申,中信環境技術積極開展流域治理和循環經濟新基建的商業模式創新探索,已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的印染產業園區環境治理綜合服務商, “六位一體”循環經濟產業模式在廣東汕頭、清遠、河北高陽,河南安陽,湖南常寧等地有良好的落地實踐,公司參與的太湖流域治理和中標的雄安新區萍河生態治理取得了良好的社會示范效應。

郝總在報告中重點介紹中信環境技術在業務模式及技術整合創新方面進行的諸多有益探索與實踐。2010年建成的京溪地下凈水廠采用中信環境MBR技術,本體設施全地埋,廠區外觀為嶺南風格建筑,占地面積僅為傳統工藝五分之一,出水水質已達準四類水,對周邊環境友好和諧,為解決中國市政污水處理與城市土地緊缺、鄰避效應等矛盾提供新思路。

成都三四五八污水廠原位提標擴容改造工程,采用中信環境技術MP-MBR污水處理技術,在不停產、不新增土地的前提下,實現四座污水廠的總處理能力翻番,出水水質提高到準Ⅳ類水,開創中國城市污水提標擴容改造技術先河。

河北高陽及汕頭潮南循環經濟產業園,充分發揮自身業務優勢,為園區提供污水集中處理、再生水回用、集中供熱、熱電聯產、固廢處置等“六位一體”循環經濟產業服務,代表未來工業園區環境治理發展新方向。

在廣東東莞,中信環境技術承建了國內首個等離子體+回轉窯組合技術協同處置危廢項目,為無安全填埋用地的地區解決危廢處置難題提供了新模式。

image.png

此外,中信環境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雄安新區、京津冀、長江經濟帶等戰略重點區域的開發號召,并取得諸多實質性進展;通過“我為小河做體檢”、“涼山州一村一幼”中央廚房等項目,積極履行央企責任,助力社會共生共贏。最后,郝總結合中信環境在環保領域多年探索及實踐,認為以環境治理為核心、生態優先的發展之道乃大勢所趨,擁有高性價比的技術解決方案與高水平的管理服務的環保企業,將在未來的環保產業發展格局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環保企業面對行業寒冬+疫情雙重考驗,更加要聚焦主業,降本增效,對外抱團取暖,尋找環保價值新增長點,共御寒冬。環保產業是政策驅動,更是技術驅動,未來的環保企業一定是技術型服務企業,擁有自主核心技術的企業才能在未來產業變革中掌握發展主動權,在行業激烈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編輯:趙凡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sf85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水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