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市場性企業的興起,在提高資產供應總量的同時,也一定程度上侵占了有效市場支付總量,隨著市場化的比重不斷加大,留給公共的空間有限。政策性國企的興起,也對沖了市場性收益不足的難題。
水價不能承受之重
供水企業天然具有公共安全性和基礎民生性質,僅僅依靠水價的調整無法承受高質量發展的預期。在變革與動蕩中,供水價格的穩定作用加強,供水行業在國家戰略方面的話語權在加大,同時責任也在相應加重,供水服務的高質量預期被不斷拉高。同時水價支撐還存在時間和空間的矛盾,時間指調價的周期很長,通常要幾年,空間指一個水價區域的供水質量的不平衡,影響了水價支撐的合理性和均衡性。
服務價值凸顯
越是在變革時期,現金流價值越是凸顯,供水行業的現金流很好,甚至還有預收費的機制。同時供水服務原來只有公共供水,其實很多優質的服務完全可以分化。
供水企業發展的戰略突破口在哪里?
在上述背景下,供水企業如何去把控變化?戰略突破口在哪里?傅濤認為主要有七個路徑:
路徑之一、戰略借力為行業增添外能
在過去三十年中,供水行業反哺了地產、工業等其它行業,因為供水行業的特殊性質等原因,將價格壓得很低,如今供水企業單單依靠水費,不足以實現公司良性發展。在我國發展戰略中,供水已經不僅僅是孤立的一個單元,與經濟發展、城市建設、居民生活都密切關聯。如果供水行業的戰略出發點還僅僅局限于自身,就是被盤剝的對象,“好的資產給與誰,取決于政府的判斷,取決于企業戰略是否站在市場的制高點上。”
傅濤指出,如今區域經濟發展已成大勢,所以企業、行業的戰略,都要積極融入到國家區域發展戰略中去,要借助國家戰略重構,獲得更多區域賦能。同時利用國家戰略,對沖時空錯位, “企業的‘十四五’戰略必須要融入到城市和區域發展戰略中去,作為城市的主力軍充分的為所屬區域分憂添彩。”
路徑之二、無保留釋放精細化服務空間
供水行業的屬地性質造成了其管理水平與電力等行業相比,精細化、智慧化的水平差距巨大。未來,精細化管理要以智慧化為前提,而智慧化要以信息化為基礎,信息化則以自動化為基礎。傅濤指出,目前供水行業缺乏專業性的服務,專業化的服務會讓行業進一步釋放精細化服務空間,在水價不變的前提下,供水行業大概有20%的盈利空間可以釋放出來。
路徑之三、服務目標多元化
服務時代已經全面來臨,供水服務不能忽略水質,但要從水質中掙脫出來,不斷拓展,用更多的服務呼喚價格,所以供水價格不僅僅是基于水質的價格,更應該是立體化的服務價格。就如同飛機的頭等艙和公務艙,頭等艙不僅僅是飛機上的座位空間大一點,還有接送機等等一體化的系統服務。
路徑四:主業突圍的突破口
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對我國水安全問題發表了重要講話,明確提出“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十六字方針,其中首先就是“節水優先”。傅濤表示,雖然行業在不斷提出提價的訴求,與此同時也要充分利用現在水價的政策空間,立足于在不提價的前提也能保持良性發展,這也是行業創新的原點。在此前提下,進行“分質服務、優質優價”的進一步探索。
路徑五:延伸拓展
以精細化和高質量為基礎,向周邊區域服務延伸整合,傅濤指出,如果沒有達到相應的服務質量與水平,簡單的進行粗放型拓展,只是在浪費行業資源。同時要以模式創新為基礎,發揮現金流優勢,向供水相關聯的污水、修復等領域拓展,守住企業自身的一片天地。
路徑六:處理好資產與服務的關系
以前沒有政策性央企、政策性國企的出現,資產納入到水價體系中,未來,越來越多的水務資產屬于沉淀性資產。
傅濤在2020(第十八屆)水業戰略論壇上將存量資產分為五個類別,其中非經營性資產只能由各級政府代表人民持有,受政府委托經營壟斷資源和命脈資源的資產由政策性國企來持有,注定收益率很低,還有一部分資產是市場能夠覆蓋的,利用真正的市場化企業去將資產進行分化,在這個過程中很多企業會進入到輕資產的通道。
路徑七:爭創標桿 打造價值奇點
首先,守正出奇是根本。“守正”就是跟黨在一起,跟人民在一起,“出奇”就是創新,而創新必須以黨的出發點為出發點,實現多數人的利益,就算失敗了,也是有益的嘗試,積累了經驗。供水企業做到守正出奇,能夠打造很大空間的價值奇點。
其次是讓人民感知,讓人民滿意,讓人民遇見美好。多年來,供水聯盟致力樹立供水服務標桿,希望更多5A級供水服務企業出現,以標桿為核心進行輻射,最終讓人民感知、讓人民滿意,讓人民遇見美好。
水務行業只要懷揣著讓人民遇見美好的這種想法,我們的路一定會越走越寬。
最后,傅濤表示,供水聯盟始終與優秀的供水企業在一起,對未來充滿著信心,“我也相信在這個變局的時代,越有變化也意味著越有計劃,希望大家擁抱變化,點亮未來。”
更多精彩內容詳見專題:2020(第五屆)供水高峰論壇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