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我省治理的成效,按照上述的三個標準,我們省11個設區市共排查出城市黑臭水體48條,其中承德市沒有黑臭水體,截至2019年底,排查出的48條城市黑臭水體已經全部完成階段性治理,經省級黑臭水體評估已全部實現消除黑臭,應該說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我省城市水環境和人居環境。
今年6月份,我們廳又組織開展了全省黑臭水體再排查、再整治行動,經排查各市均未發現新增黑臭水體,原來的48條黑臭水體全部保持不黑不臭,為了進一步鞏固黑臭水體整治成效,我們廳和省生態環境廳目前正在組織開展2020年度城市黑臭水體評估和黑臭水體整治環境保護的省級排查行動,對黑臭水體整治效果逐條進行現場評估,目的就是督促指導各市建立健全黑臭水體整治養護的長效機制,以實現水體的“長制久清”。
河北廣播電視臺:
近岸海域環境保護作為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以來公眾比較關注。2018年,生態環境部、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聯合印發《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請問,今年以來,我省實施《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成效如何,完成了哪些主要工作?
河北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趙軍:
《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實施近一年多以來,在省生態環境廳、相關省直部門和秦皇島、唐山、滄州三市的共同努力下,我省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取得初步成效。渤海生態環境質量整體向好,2019年度近岸海域國考點位水質優良(一、二類)比例為100%,2020年1-7月仍保持100%。國考入海河流入海口斷面水質均值全部達到V類及以上,消除了劣V類。
今年以來我省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工作開展情況:
生態環境部等三部委聯合印發《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省生態環境廳會同省發展改革委、省自然資源廳聯合印發了《河北省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提出了陸源污染防治攻堅、海洋污染防治攻堅、海洋生態保護修復攻堅、環境風險防范攻堅等重點任務,明確了牽頭部門與責任單位,制定了相關保障措施。
在陸源污染治理方面:為深化入海河流劣V類斷面整治,制定印發了《關于調整<河北省入海河流水質監測考核體系實施方案>2020年度入海河流水質考核目標及總氮基準值的通知》。為深入查找影響我省入海河流總氮濃度污染源,印發了《關于開展沿海區域和入海河流流域涉氮排放企業排查整治及執法幫扶工作的通知》,組織成立沿海地區涉氮排放企業監管幫扶組,深入到秦皇島、唐山、滄州等三個設區市23個縣區的56家涉氮企業,就水污染防治工作及總氮減排情況進行了現場檢查。組織三市生態環境局和沿河各縣分局成立聯合排查組,對不能穩定達標的河段進行全河段踏查,對發現的問題及時向各市交辦,督促整改。
在海域污染治理方面:年初,省政府組織在全省全面推行灣長制,建立了省、市、縣、基層四級灣長及灣長制辦公室組織體系。省生態環境廳與河北海警局聯合印發執法協作配合試行辦法,為海洋執法協作提供了有力保障。積極推進海洋工程建設審批事項,制定發布了《河北省海洋工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審批權限(2020年本)》,規范了我省海洋工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審批。
在海洋生態保護修復方面:為確保完成攻堅戰生態修復各項任務,省生態環境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推動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生態修復項目的函》,要求相關部門加強協調推動力度,確保如期完成國家下達的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濕地修復和岸線整治目標任務,對需要辦理環評審批的,要提前介入,主動服務,分類做好環評審批工作,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為更好地落實生態損害補償制度,我省參照其他省的經驗,制定印發了《河北省海洋生態補償管理辦法》(冀環海洋〔2020〕183號),初步建立了海洋生態補償工作機制。
在環境風險防范方面:為加強沿海工業企業環境風險防控,編制完成《河北省生態環境廳生態環境領域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組織開展《河北省船舶污染事故應急預案》修訂工作,增加船載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處置內容。省生態環境廳聯合河北海警局等部門制定印發了《“碧海2020”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專項執法檢查行動實施方案》。6月份,對唐山海域石油勘探開發企業開展了“碧海2020”海洋石油勘探開發環境保護執法檢查,全面排查各類風險隱患,確保近岸海域生態環境安全。
河北省委宣傳部(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處處長、一級調研員田德鋒:
感謝3位記者朋友的提問,感謝3位嘉賓的翔實發布與答問。如果大家還有感興趣的問題,可以與省生態環境廳宣傳教育中心聯系。
今天的發布會到此結束。
謝謝各位!
編輯:徐冰冰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