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基本信息
推薦單位:安徽省通源環境節能股份有限公司
項目名稱:二十埠河小流域綜合治理工程(清淤及部分岸坡整治工程)
項目所在地:安徽省合肥市瑤海區
參與環節:清淤及部分岸坡整治工程承包
項目詳情
項目概況
二十埠河干流瑤海區段10.366km進行清淤,工程范圍為:1、包公大道-郎溪路段,長約2km;2、合店路-合馬路段,長約8.486km。清淤方式采用環保絞吸式清淤,泥漿通過排泥管輸送到河道中下游的底泥干化場。總清淤方量15.78萬m3(水下測繪方)。實施過程中采用機械脫水等方式將清淤后產生的淤泥進行脫水處理,脫水后泥餅(含水率45%以下)外運,產生的壓濾液經處理后達標排放。
項目示范意義
目前國內多數黑臭水體治理過程中的河道清淤,其產生的清淤底泥在上岸后未得到脫水處理,存在著運輸難、處理難、污染重等問題。二十埠河清淤處置項目的方量大,工期緊,采用公司專有的基于帶式壓濾工藝系統,在1個月的工期時限內,將全部淤泥處理完成,處理效率高,成本較低,且工作現場整潔有序。經本項目處理后的底泥含水率約40%-50%,形成泥餅,便于運輸和后續資源化處理。
本項目采用的帶式壓濾系統占地面積小,處理效率高,達到500m3/d(水下測繪方),自動化程度高,獲得了當地政府的高度認可,具有良好的工程技術示范作用。
技術工藝/裝備名稱
基于帶式壓濾機的河道底泥一體化處理處置系統
工藝/裝備原理
底泥高效濃縮和特種高壓帶式壓濾
工藝/裝備特點
適應范圍廣,能適應復雜的河湖底泥;
能耗較低、占地面積少:60kW,單套系統的占地面積約1畝;
操作簡單運行成本低:人工、電費、藥耗;
日處理能力:500m3/d(水下測繪方);
構造緊湊、式樣新穎、操作管理方便,處理能力大、濾餅含水率40%-50%左右。
工藝/裝備流程圖
項目亮點
1
實施效果
河道底泥經處理后含水率由80%下降到40%-50%,優化后的工藝系統運營穩定,連續出泥,單套系統的日處理方量可達500m3/d,遠超行業平均水平。本項目壓濾系統采用智能控制,全自動運行,能耗較低,人員少,操作簡便易于維護。
2
社會效益
本工程的實施將消除二十埠河黑臭水體內源污染釋放問題,底泥上岸后被壓濾脫水處理,形成泥餅,減少二次污染,便于進入資源化利用途徑。能夠顯著降低運行噪音和臭氣釋放。項目實施完成后,沿河周邊居民生活幸福指數上升,進一步提升了城市形象,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質量,對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注入新動力。
3
生態效益
通過進行環保清淤并進行脫水處理,將大約15.78萬m3(水下測繪方)的淤泥進行脫水后進行處理,有效的消除了河道的內源污染,大幅度的降低城市河道的水體中的污染物。另一方面,通過對水體的內源清淤,為水體中的水生態的構建創造了必要條件,即為恢復水體的自凈能力創造了條件。
編輯:王媛媛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