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偷拍视频,天天射天天添,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网站,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首頁 > 新聞 > 正文

6月新聞發布會:聚焦依法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時間:2020-06-30 10:42

來源:生態環境部

評論(

6月30日上午10點,生態環境部召開6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發布會由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法規與標準司司長別濤、生態環境部環境標準研究所副所長王海燕介紹生態環境保護法規標準相關工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1.jpg

1593487239324114.jpg

劉友賓:新聞界的朋友們,上午好!

歡迎參加生態環境部6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強調指出:“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保護生態環境必須依靠制度、依靠法治。”生態環境部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中堅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堅持依法治污,科學治污,精準治污。今天新聞發布會的主題是:依法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我們邀請到生態環境部法規與標準司別濤司長、生態環境部環境標準研究所負責人王海燕同志,向大家介紹有關情況,并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為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有關要求,今天的發布會采用視頻連線方式。

下面,我先通報幾項我部近期工作。

一、生態環境部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集中學習研討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

為落實“八個走在前、作表率”,不斷加強部黨組和部領導班子政治、作風和能力等自身建設,近日,生態環境部黨組理論中心組集中學習研討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

會議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謀劃開展了一系列根本性、長遠性、開創性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系統形成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開辟了生態文明建設理論和實踐的新境界。各級生態環境部門要認真學習領會,以實際行動和成效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會議強調,部黨組和部領導班子成員,部機關各部門、各部屬單位主要負責同志,作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鍵少數”,要將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作為重要政治任務,始終做到理論上清醒、政治上堅定、行動上自覺。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要做到“九個結合”。一要與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結合起來,把打贏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作為生態環境部門心中的“國之大者”。二要與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科學論斷結合起來,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三要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結合起來,在生態環境改善中,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四要與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結合起來,協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五要與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結合起來,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六要與彰顯負責任大國擔當、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結合起來,為世界可持續發展提供中國智慧、中國方案和中國貢獻。七要與加快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結合起來,全面落實生態環境領域改革任務。八要與加快打造生態環境保護鐵軍結合起來,錘煉打造政治強、本領高、作風硬、敢擔當,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鐵軍隊伍和鐵軍機關。九要與做好當前各項生態環保工作結合起來,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生態環境保護工作。

二、持續解決困擾基層的形式主義問題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對照中央有關要求并結合工作實際,生態環境部近日印發《生態環境部持續解決困擾基層的形式主義問題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提供堅強作風保證的實施舉措》,部署開展相關工作。

文件提出了八個方面20項措施,要求生態環境部系統筑牢思想政治根基,改進文風會風,規范督查檢查考核,提高調研實效,強化擔當激勵,提高基層環境治理能力,加強組織領導,持續解決困擾基層的形式主義問題,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作風保證。

生態環境部將嚴格控制公文數量,嚴格執行年度會議指標和會議計劃清單。鞏固統籌規范督查檢查考核成果,計劃外不得擅自開展督查檢查考核。繼續完善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堅決反對過度留痕、大范圍索要臺賬等做法。不斷優化污染防治攻堅戰強化監督檢查工作安排,更多采用“四不兩直”方式開展暗訪督查和線索核查。深化生態環境領域“放管服”改革,切實幫助基層減負。提高調研實效,科學合理規劃調研安排。充分聽取基層干部群眾意見建議,避免不接地氣的“空中政策”和相互打架的“本位政策”,科學編制“十四五”生態環境規劃。

生態環境部將加大正向激勵力度,總結推廣真抓實干的正面經驗典型,通報曝光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反面典型。堅持一級做給一級看,一級帶著一級真抓實干,推動解決形式主義突出問題為基層減負工作不斷取得新成效。

三、部署2020年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攻堅

為確保完成“十三五”環境空氣質量改善目標任務,降低O3污染,生態環境部在充分調研基礎上制定了《2020年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攻堅方案》,部署在全國開展夏季(6-9月)VOCs治理攻堅行動。

攻堅行動統籌疫情防控、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和打贏藍天保衛戰重點任務,扎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堅持“三個治污”“五個精準”,全面加強VOCs綜合治理,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

堅持精準治污。在問題上聚焦當前VOCs治理中存在的源頭替代不足、無組織排放嚴重、治理設施簡易低效、監測監控不到位等突出短板;在時間上聚焦O3污染高發的夏秋季,以O3超標天數占全年70%左右的6-9月為重點管控時段;在區位上聚焦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汾渭平原、蘇皖魯豫交界地區,城市數占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總數的28%,O3超標天數占全國總超標天數的70%;在對象上聚焦VOCs排放的重點企業、重點園區和企業集群;在措施上突出源頭減排和過程管理,有組織和無組織排放控制并重,對全流程、全鏈條、全環節分別提出管控措施。

堅持科學治污。我部將通過衛星遙感手段開展重點區域甲醛、氮氧化物等臭氧前體物遙感監測,篩選VOCs治理重點關注區域。充分運用走航監測、手工采樣監測以及VOCs溯源分析等手段,確定重點控制的VOCs物質以及物種名錄、行業名錄、排放環節。在物種上聚焦到烯烴、芳香烴、醛類等大氣光化學反應活性強的物質;在行業上聚焦到VOCs活性物質排放量大的石化、化工、工業涂裝、包裝印刷等行業以及油品儲運銷。在排放環節上聚焦到VOCs物料儲存、轉移和輸送、生產工藝過程、設備與管線組件泄漏以及敞開液面逸散。

堅持依法治污。嚴格依法監管、依法治理,不涉及關停、錯峰生產、應急管控等強制性措施,嚴格落實監督執法“雙隨機、一公開”,不搞“全覆蓋”“一刀切”,最大限度減輕對企業正常生產的干擾。

按照攻堅方案要求,7月-9月,生態環境部將組織開展夏季O3污染防治強化監督幫扶,組織專家團隊深入重點區域、蘇皖魯豫交界地區以及其他O3污染防治任務重的地區,查找問題、把脈會診,針對共性問題、突出問題等提出工作建議,指導地方優化VOCs治理方案,推動《方案》各項任務措施取得實效;緊盯工業園區、企業集群和重點管控企業,全面監督VOCs無組織和有組織達標排放情況,對發現的問題實行“拉條掛賬”式跟蹤管理,督促地方建立問題臺賬,制定整改方案,督促整改到位。

此外,為加強對地方和企業的幫扶和指導,我部開展“送政策、送技術、送服務”活動。組織編寫了面向企業的《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實用手冊》、面向生態環境執法部門的《重點行業企業揮發性有機物現場檢查指南(試行)》、面向社會公眾的《臭氧及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治理知識問答》等1套3本書籍,向全國生態環境保護系統發放,并在部網站提供電子版下載鏈接。對企業實施差別化管理,對納入監督執法正面清單的企業減少現場檢查頻次,做到無事不擾。樹立標桿企業,在政府綠色采購、企業信貸融資等方面給予支持。

通過攻堅行動,推動我國VOCs治理能力進一步提升, VOCs排放量明顯降低,夏季O3污染得到遏制,重點區域、蘇皖魯豫交界地區及其他O3污染防治任務重的地區城市夏季優良天同比增加,推動“十三五”規劃確定的各省(區、市)優良天數比率約束性指標全面完成。

四、持續推進渤海生態恢復修復工作

《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要求,到2020年底,渤海濱海濕地生態修復規模不低于6900公頃,整治修復岸線新增70公里左右。三省一市共設立生態恢復修復工程項目61個,整治修復岸線長度約為129公里。

生態環境部通過工作調度、衛星遙感監測、現場調研、向沿海城市(區)政府核實等方式,發現生態恢復修復任務存在項目開工率低、完成修復量少等問題。截至2020年4月底,環渤海三省一市計劃開展的61個海洋生態修復項目僅13個開工,完成濱海濕地修復面積約為目標要求的4.1%,整治修復岸線長度約占目標要求的19.6%。

2020年5月,生態環境部向生態恢復修復任務進展滯后的秦皇島、唐山、大連、營口、盤錦、錦州、葫蘆島、濱州、濰坊、煙臺等10個沿海城市印發了預警函,要求高度重視,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推進力度,確保按期完成任務目標。

截至6月中旬,三省一市已有54個生態修復項目開始施工,開工率達到88.5%,提高了約67.2個百分點。在東營、天津率先達到較高開工率的基礎上,營口、葫蘆島、濰坊、煙臺、大連、盤錦、濱州等城市后來居上,生態修復項目已全部開工,秦皇島、錦州、唐山等三市分別將未開工項目壓縮至1個。

下一步,我部將結合疫情防控要求,采取衛星遙感監測及現場調查核實相結合的方式,持續跟進三省一市及沿海城市(區)生態恢復修復任務進展,督促推動做好渤海生態修復工作。7月初,我部將開展生態恢復修復進展現場調查核實工作,并對進展滯后地區進行通報。

劉友賓:下面,請別濤司長介紹情況。

1593487844926378.jpg

法規與標準司司長別濤

別濤:各位媒體朋友,大家好!感謝各位長期以來對生態環境法規標準的關心和支持!

今天,在全國兩會結束約一個月的時候,這兩天全國人大常委會正在審議的刑法修正案中也涉及生態環境內容,以法規標準為主題召開新聞發布會,正當其時。

最近,生態環保法規領域有許多令人振奮的消息,與大家分享其中兩個話題:一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修訂后的《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習近平主席簽發主席令予以頒布,于今年9月1日起施行。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情況下,這部法律通過加強對固體廢物包括醫療廢物、危險廢物生活垃圾等的監管力度,將有力促進固體廢物領域生態環保工作,推動形成綠色生產和綠色生活方式。

二是全國人大審議通過了社會十分關注的《民法典》,確立“綠色原則”為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的基本原則,物權、合同、侵權責任三編都有“綠色”原則的有關內容,其中專章規定“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責任”,不僅延續此前法律有關規定,還根據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等實踐進展,增加規定違法故意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的懲罰性賠償制度,并明確規定生態環境損害的修復和賠償規則。5月29日,總書記主持中央政治局就“切實實施民法典”舉行集體學習,發表的重要講話中專門提及生態環境,他指出“民事案件同人民群眾權益聯系最直接最密切。……要加強對涉及……生態環境保護等重點領域的民事審判工作和監督指導工作,及時回應社會關切”。這與總書記一直以來,對于生態環境法規標準的重要指示精神一脈相承,他反復強調“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以“依法治污”保障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等等,為生態環境法規標準工作指明了方向!

12

編輯:李丹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sf85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水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