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氯始終是水和污水領域可靠且經濟的消毒處理方式,也是目前世界上進行消毒應用最廣泛的化學物質。因此在水務消毒領域也有多種制氯和加氯的技術方案。
近日,中國水網對話全球水務消毒和過濾領導者 —— 迪諾拉,對近年來越來越成熟的現場制氯技術相比傳統成品加氯的方式的技術優勢和安全性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Q:中國水網: 為什么目前越來越多的飲用水廠、污水廠、以及工業領域設施需要使用次氯酸鈉來進行消毒?
A迪諾拉:大多數水和污水處理需要在飲用水進入給水管網或污水排放之前對其進行消毒。這是水務處理中防止病原體、病毒和有害細菌被釋放到開放環境中非常關鍵的一步。
迄今為止,氯消毒仍然是市政和工業領域水和污水處理最廣泛的消毒方式之一。通過給水管網系統從水廠到終端用水設施, 氯是為數不多能夠在整個給水輸送過程中始終對水維持消毒狀態的化學物質之一。
氯能夠以氯氣氣態的形式,次氯酸鈣固體的形式,或次氯酸鈉液體的形式對水進行消毒。其中現場次氯酸鈉制備是生產消毒用氯的一種經濟、簡便、且高效的工藝方式。
現場制氯技術與其他的制氯技術比對詳情
Q中國水網: 采用現場制備次氯酸鈉的方式進行水務消毒具有哪些技術優勢呢?
A迪諾拉: 通過電解現場制備次氯酸鈉對水進行消毒,相比很多其他工藝有很多以下獨有的優勢:
更高的安全性
現場制備次氯酸鈉比氯氣投加(100%濃度)和成品次氯酸鈉(10-15%濃度)。迪諾拉ClorTec現場制備系統所生產的是0.8%的低濃度次氯酸鈉溶液,被公認為是相對安全無害的化學品:
不會產生公共安全問題
無需特別的過程安全管理或化學品風險管理
無需使用特殊的個人防護用品進行操作
即使發生泄漏也無需特殊防護措施
更低的運行成本
由于現場制備次氯酸鈉所需的原料是常用且經濟的鹽、水和電,因此產生一公斤有效氯的成本通常比購買成品次氯酸鈉所需要的成本要低得多。
水廠規模越大,所需消毒處理的水量越多,則節省的成本就越可觀。
濃度不易衰減
10%到15%的成品次氯酸鈉溶液的濃度非常容易發生迅速衰減,導致管道系統產生排氣,而這種排氣會影響給水泵次氯酸鈉溶液投加的精度問題,可能無法達到預計的消毒效果。
而現場制備次氯酸鈉技術是現用現制的低濃度次氯酸鈉溶液,相比高濃度的成品溶液更不容易發生濃度衰減問題。
更少的消毒副產物
高濃度次氯酸鈉由于儲存時間長、儲存溫度高、雜質濃度高、暴露在紫外線下而會發生迅速分解。這種分解會產生氯酸鹽等氯的消毒副產物。
而現場制備的0.8%濃度次氯酸鈉則分解速度要慢得多,并且通常一旦制備出來就立即投加到水系統中,因此大大減少了消毒副產物的形成,沒有潛在的安全健康隱患。
中國水網: 采用現場制備次氯酸鈉的方式進行水務消毒具有哪些技術優勢呢?
Q中國水網: 現場次氯酸鈉制備技術適用于哪些行業和應用?
A迪諾拉:只要現場能提供水和電源,現場次氯酸鈉制備技術可以應用于任何需要進行水體消毒、氣味消除、微生物控制、或任何需要添加化學消毒劑的設施。
目前,這一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市政水務消毒、沿海電廠的冷卻水消毒、以及石油天然氣田采出水消毒,并正擴展到更多工業領域水務消毒的應用中。
Q中國水網: 現場制備技術會導致高昂的電力成本嗎?
A迪諾拉: 不會。使用迪諾拉ClorTec? 現場次氯酸鈉制備技術產生1公斤有效氯通常只需要2.5公斤的鹽耗和4.4千瓦時的電耗。
根據電和鹽的成本,現場制備技術的總運營成本通常比購買成品漂白水的成本要低40%-75%。
Q中國水網:在現場制備次氯酸鈉之前,有哪些主要的安全問題需要解決嗎?
A迪諾拉: 現場制備次氯酸鈉技術所使用的原料是鹽、水、和電,所以被認為是迄今為止最安全的氯消毒方式。
有人擔心在電解鹽水的過程中會產生一種潛在的副產品氫氣,但是只要氫氣被安全地控制、迅速稀釋并謹慎地排放到大氣中,就不會產生安全問題。
迪諾拉的ClorTec? 現場次氯酸鈉制備技術,針對氫氣有特別設計的內置安全裝置,能夠將電解過程中所產生的氫氣迅速進行稀釋,并安全地進行排放。此外ClorTec還裝有氫探測報警系統,當氫氣濃度超過一定參數時,整個系統就會自動關閉,防止由于氫泄漏產生的安全事故。除了設備本身以外,選擇合格的供應商提供質量、性能和安全兼得的現場制備系統也是非常重要的。
編輯:徐冰冰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