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源總經理戴日成在2019年水業十大影響力企業揭曉的云直播現場表示,碧水源通過與中交集團的合作,實現混改,在這個過程中,商業模式已經有了很大變化。從過去以環保企業為主,用投資拉動市場的模式,變成組建生態型團隊一起向投資市場進軍的模式。
國禎環保董事長李松珊在當日的云直播現場也談到,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國家層面的頂層設計,是充分調動國企的競爭力和活力,給民營資本一個投資的機會,也是充分發揮各種所有制企業,共同合作、共同發展。(相關閱讀:【云直播實錄】2019水業十大影響力企業榜單揭曉)
從統計數據上來看,近百家央企有三十多家都進入了水務行業,這正是順應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行業發展趨勢。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發現,本輪國資對環境產業的參與更加深入和全面。很多國資進入環保領域已經從入股走向入主,同時在領域布局上更加深入和專業化。不僅有碧水源與中交集團的深入合作,還有如2019年入股清新環境的國潤環境(現更名為“四川發展環境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從開始布局環保水務領域到大氣治理,再到餐廚垃圾、廚余垃圾處理等領域。已經開啟了全面發展的模式。
戴日成認為,在今年疫情過后,還有大量市場需要開拓,環保企業還有很多機會。但這樣的市場,應該是以中央企業為帶動,環保公司、民營企業更多的發揮行業技術的優勢、產品的優勢和專業技術服務的優勢,去挖掘自身的市場潛力,爭取更大的市場份額,同時贏得市場利潤。
因此,業內人士也普遍認為,未來,大國企、央企與民營環保企業的融合還會進一步深入,在環境產業內發揮更大的優勢和效益。
眼中有未來、手中有創新,順勢而動的產業堅守者
在《奔涌吧,后浪》宣傳片刷屏的同時,很多網友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與宣傳片本身的沖擊相比,一些網友的深刻思考更容易引起人們乃至產業的關注。
“前浪和后浪,從來不是用年齡劃分的。我們到底是屬于前浪還是后浪,需要我們自己定義。只要擁有良好的心態,還在追求人生的價值,不管多大歲數,他就是后浪。”一位網友這樣寫道。
于產業亦是如此。戴日成在談到未來企業的發展思路時說,從企業自身來講,要更多的發揮自身核心技術的優勢、重大裝備的優勢和專業服務的優勢,在結合點上,能和中央企業優勢互補,各取所需、發揮各自長處,這就是在新形勢下我們企業的發展思路。
五年前,環境產業還在突飛猛進的時候,E20研究院院長、《兩山經濟》作者傅濤就曾在E20圈層年會上指出,80%以上的環保企業在五年內會終結,沒有技術含量的、沒有價值的公司將很難生存,存在必須要具有價值,尤其是進入新時代后,這種整合明顯加速。進入環境產業3.0時代,對技術要求更深,需要技術深入到用戶的供應鏈里面。要求真正懂甲方的產業,才能創造價值。
在未來的大勢中,優秀的傳統環保企業仍然是產業內強大的一股“后浪”。
跨界者不斷入局,大央企、國企大舉發力......,在這樣的產業大環境下,我們也看到了傳統優秀環保企業以開放、合作,不斷創新的思路,整合產業優質力量,實現了不斷發展和蛻變。
這其中,作為環境產業的中堅力量,中節能環保集團對產業力量的整合是最近比較受關注的。
近日,國禎環保發布公告稱,控股股東國禎集團與央企中國節能環保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節能”)此前簽署的《股權轉讓協議》等一系列協議,已獲得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反壟斷及國禎集團股東大會批準。這意味著,待國務院國資委批準后,上述交易即可成行,中國節能將完成對國禎環保的“入主”。(相關閱讀:中國節能+國禎環保,會產生什么樣的合作契機+碰撞升級?)
之后不久,中國節能又宣布入主鐵漢生態。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央企中國節能火速入主兩家環保上市企業,加速產業力量整合,勢必推動產業更快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剛剛宣布成功引入中國節能入股的國禎環保,也在經歷9年沉浮后,再次榮登水業十大影響力企業榜單。與中國節能攜手后的產業表現,更加讓人期待。
不僅有對產業優質力量的整合,環保企業與跨界力量的更好融合,也成為其堅守的重要依托。如對智慧手段的加持,對技術創新的不斷追求等等,都對市場空間的進一步拓寬,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如北控集團去年年底,就與華為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在智慧城市、智慧園區、5G行業應用、工業智能化、大氣污染綜合防控等領域展開合作。為集團旗下各板塊探索智慧加持做好了技術支撐。
今年,北控水務在智慧水務方面持續發力,3月30日,隨著位于北京市稻香湖水廠的北控水務北京智慧控制中心接入智慧系統開始試運行,北控水務自主研發的智慧云(BECloudTM)“1+N”組團式智慧管控模式實現在北京地區的落地,開始從原有傳統管控模式向智慧化、精細化管控轉型升級。截至目前,北控水務智慧水務管控已覆蓋了旗下130余座水廠、200余座鄉鎮處理站,250余座泵站,1600多公里管網。在2019水業十大影響力企業評選中,北控水務也實現了連續十年蟬聯榜首的好成績。
連續6年榮獲水業十大影響力企業的粵海水務,也是在行業發展中,不斷創新和轉型。早在2000年,粵海水務便將目光投向了智慧水務的建設,與不少企業通過合作及并購等戰略實行智慧水務戰略轉型和業務擴張不同,在國內率先提出了智慧水務一體化的發展理念,對水資源的獲取、加工、供應和回用全過程進行智慧管理,實現全產業鏈的智慧運營。
在環保督察常態化,并日益趨嚴的背景下,智慧的加持也是環保企業進一步提升自身運營能力的關鍵。從近年的產業發展來看,穩定卓越的運營能力,也幫助環保企業實現了穩步增長。如光大水務一直將運營能力作為對“內生增長”動力,強調工藝優化,積極布局智慧水務,推動“智慧水務”信息管理系統的試點項目,目前已經實現了污水處理廠的智能化管理,降低整體的能耗,同時提高運營管理的標準化、規范化和精細化水平。
伴隨著數字化、互聯網化成為各行業提質升級的重要趨勢,越來越多的企業將可將科技創新與企業市場發展結合起來。如創業環保研發基地和研發中心在2019年已經初步建設完成,實驗室資質認證工作同步啟動。而為貫徹落實科技優先戰略,一批企業也在持續加強科技創新制度體系建設。如中環保水務不僅加大對國外先進技術吸收、集成、再創新力度,而且通過與國內知名機構共同組建研發平臺,實施重大科技創新項目及開展“五小”創新創效活動等途徑,全面激發企業科技創新活力。
同時,我們也看到類似中持股份這樣傳統環保企業中的后起之秀,也在不斷突破。2019年,中持股份實現了營收、凈利潤逆勢增長,經營性現金流增長超過600%。而在當前形勢下,對于環保企業來說,如何在公司現金流保持比較健康的狀態下實現營收和凈利潤的持續增長是最重要的,尤其對于民營環保企業而言,某種程度上現金流的重要性是第一位的。(相關閱讀:從2019年報看水務環保上市公司發展狀況)正因如此,即便是在外部環境相對不樂觀的情況下,2019年,中持股份依然實現了營業收入13.4億元,同比增長29.28%。
在接受媒體采訪中時,中持股份總經理邵凱表示,中持更加注重現金流風險把控,重視獲取項目質量,選擇現金流良好、業主支付能力強的項目;同時,對應收賬款進行專項管理,加強收款力度。
今年,中持股份首次登上水業十大影響力企業榜單,在榜單揭曉云直播現場,邵凱介紹,“中持在未來3到5年,致力于成為環境技術領軍企業,這是我們未來發展的核心動力和抓手?!?/p>
5月8日,中持股份發布公告,將公司中文名稱由“中持水務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中持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更全面、準確的體現公司的戰略布局和發展規劃。
此外,我們也看到國際巨頭蘇伊士在中國環保市場的深耕以及與本土企業的融合。今年,蘇伊士新創建還牽手上汽集團,繼續擴大在中國危廢處理領域的市場布局。2019年水業十大影響力企業榜單揭曉,蘇伊士新創建已經連續17年蟬聯,在榜單揭曉云直播現場,蘇伊士亞洲首席執行官郭仕達也表達了合作對于企業發展的重要性,他說,“很高興看到蘇伊士連續十多年躋身中國水業十大影響力企業,我們在中國取得的成功并非是靠一己之力,而是與當地合作伙伴共同成立合作公司進行管理?!?/p>
誰是環境產業發展中的“后浪”?以上或許都是,大概所謂“后浪”本身就不指特定的某一類,而是代表了一種態度和精神,產業的發展需要專業、包容、開放,而又不斷追求創新的力量。在我們看來,這便是“后浪”該有的樣子。
6月12日、13日,久違的2020(第十八屆)水業戰略論壇將在北京舉辦,論壇的主題為“迭代創新 共生未來”。這些產業中不斷創新的力量,在新的形勢下,有怎樣的思考,又會有什么樣的戰略規劃,在這次論壇上,都會一一揭曉。歡迎關注和報名參與。
編輯:徐冰冰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