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鄭州市潮河上游南曹村橋至小魏莊水庫段生態治理工程一期 (小魏莊水庫至京廣鐵路橋)
工程從潮河小魏莊水庫至京廣鐵路河段 (不含穿京廣鐵路河段),全長600米。建設內容包括河道疏浚、堤防填筑、生態濕地建設、攔蓄水建筑物、配套橋梁工程、濱河景觀及水文化建設等,使治理后的河道具有防洪、景觀及旅游等多種功能,達到水清、界明、岸綠、通暢。
項目總投資6613萬元。2020年計劃投資3500萬元用于項目主體工程建設。
責任單位:市水利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資源規劃局、市生態環境局,管城回族區人民政府。
(4)陸渾灌區水文化展示中心一期工程
建設地點為陸渾灌區鄭州段西村渡槽出口處,一期工程為項目主體場館工程建設。
項目總投資800萬元。2020年計劃投資800萬元用于主體工程建設。
責任單位:市水利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資源規劃局、市生態環境局,鞏義市人民政府。
2. 新開項目
(1)鄭州市索須河匯合口上游至弓寨大橋段生態提升工程(1期:師家河壩后至弓寨大橋段,涉鐵節點)
工程范圍:師家河壩下游至北四環弓寨大橋上游460米,治理長度4.5公里,下游銜接鄭州市建成區索須河北四環橋節點生態修復提升工程治理段。工程建設內容為河道藍線范圍內的河道疏挖及配套水工建筑物,藍線內景觀綠化、設施配套、水文化建設,以及跨河專線設施遷改等。
項目總投資3.61億元。2020年計劃投資6000萬元,開工建設,并進行主體工程建設。
責任單位:市水利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資源規劃局、市生態環境局,惠濟區人民政府。
(2)賈峪河生態治理工程
工程為常莊壩后至南水北調倒虹吸進口段生態治理工程,河道總長度2.0公里,總占地面積1150畝,主要工程內容包括河道防洪治理、生態修復、景觀營造以及水文化展示等,并配套建設鄭州水文化館一座。共營造水域面積160畝,新增景觀綠化面積680畝,鄭州水文化館建筑面積8077平方米。
項目總投資4.46億元。2020年計劃投資5000萬元,開工建設,并進行主體工程建設。
責任單位:市水利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資源規劃局、市生態環境局,中原區人民政府。
(3)賈魯河尖崗水庫大壩至南四環橋段 (一期)工程
工程范圍:賈魯河自尖崗水庫放水管出口至南四環橋段,河道長度950米。工程主要建設內容:河槽開挖、岸坡護砌、成湖工程、新建橋梁工程、量水堰改建工程、濱水景觀綠化及休閑體系配置等。
項目總投資2.3億元。2020年計劃投資5000萬元,開工建設,并進行主體工程建設。
責任單位:市水利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資源規劃局、市生態環境局,二七區人民政府。
(4)鄭州市防汛抗旱物資儲備中心
為有效應對各種旱澇災害突發事件,切實為防汛搶險和抗旱救災提供可靠的物質保障,擬在中原區陳莊南路以北、奇秀路以東區域征地約26.8畝,計劃在保留現防汛抗旱物資儲備倉庫的基礎上,新建鄭州市防汛抗旱物資儲備中心,用于快艇、沖鋒舟、吊車、叉車、電源車、照明車、排澇搶險車、大型發電機等大型設備的停放和水泵,管道等抗旱物資的儲備。
項目總投資8343.82萬元。2020年計劃投資5000萬元用于主體工程建設。
責任單位:市水利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資源規劃局、市生態環境局,中原區人民政府。
(5)陸渾灌區水文化展示中心二期工程
建設地點為陸渾灌區鄭州段西村渡槽出口處,二期工程為場館展示中心布展設計、室內外布展等。
2020年計劃投資200萬元用于主體工程建設。
責任單位:市水利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資源規劃局、市生態環境局,鞏義市人民政府。
(6)七里河新建攔蓄水建筑物工程
在七里河博學路附近新建攔蓄水建筑物一座,以改善河道水生態面貌、提升河道水景觀效果,初擬壩高2.5米、壩長65米,同時結合管控房的建設對兩岸景觀綠化進行局部提升。
2020年計劃投資2000萬元,完成前期工作用于主體工程建設。
責任單位:市水利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資源規劃局、市生態環境局,鄭東新區管委會。
(7)鄭州市南水北調泵站雙電源工程
為南水北調中線總干渠鄭州段的7處分水口門的7處 (8座)泵站新增一條供電電路,徹底解決全市南水北調干渠口門單電源問題,實現口門雙電源雙回路供電。
2020年計劃投資2000萬元用于工程主體建設。
責任單位:市水利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資源規
劃局、市生態環境局。
(8)鄭州市西南區水系建設連通工程
工程包括郭家嘴水庫擴容工程和引水工程。引水線路總長約3.3公里,在老侯寨大橋與尖崗水庫交叉口處新建泵站,通過管道向郭家嘴水庫補水。泵站設計揚程45米,引水流量5立方米/秒。
2020年計劃投資2000萬元,完成項目前期工作,開工建設。
責任單位:市水利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資源規劃局、市生態環境局,二七區人民政府。
(9)花園口引黃干渠改造提升工程
為充分發揮花園口灌區現狀引黃渠系供水潛能,為生態水系補充水源。通過七條干渠改造提升及建筑物配套實現區域內水系連通,對渠道周邊生態環境進行修復,對引黃灌區歷史文化進行挖掘和傳承,建設濱水綠廊和濕地湖泊,形成集引黃補源、生態修復、文化傳承、休閑娛樂多種功能于一體的生態景觀帶。
2020年計劃投資2000萬元,完成項目前期工作,開工建設。
責任單位:市水利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資源規劃局、市生態環境局,惠濟區人民政府、金水區人民政府。
3. 前期項目
開展鄭州市西水東引工程、鄭州市南水北調賈峪河退水閘與有關河湖連通工程、鄭州市南水北調十八里河退水閘生態補源工程、鄭州市沿黃口門引水能力恢復改造工程、索河上游水系連通(牛口峪引黃延伸)工程、小浪底水庫引水入鄭工程、鄭州市黃河灘區調蓄工程、鄭州東部引黃口門向航空港區供水工程、魏河生態提升工程、常莊水庫區域生態修復保護工程、十七里河生態提升工程、十八里河生態提升工程、鄭州市潮河上游南曹村橋至小魏莊水庫段生態治理工程二期、鄭州市索須河匯合口上游至弓寨大橋段生態提升工程 (二期:匯合口上游至師家河壩后段)、鄭州市南截流溝分洪工程前期研究、鄭州市市域水務管理信息系統等16個項目前期工作。
編輯:王媛媛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