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出自《詩經·小雅·車轄 》。高山, 喻高尚的德行。景行,大路。比喻行為正大光明,有"喻以崇高的品行"之意。綠景行(北京綠景行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名字正出于此。“綠滿山川、景行行止”, 綠景行可以理解為水環境生態建設的光明之路,寄托了綠景行初創之時的美好初心與筑夢水生態建設的情懷。綠景行總經理劉洪軍在接受中國水網記者采訪時講述綠景行名字所承載的寓意時言。
綠景行總經理 劉洪軍
他表示,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隨著生態文明建設方針的深入貫徹實施,構建綠水青山、魚翔潛底的美好生態環境日益深入人心,國內水環境生態治理迎來了全新的時代, 作為這一領域的老兵,綠景行始終秉持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順應自然的理念,懷揣天人共力、匠人治水的初心,綠景行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參與專業分工及市場合作,為水環境生態治理事業貢獻力量。
初心依舊
破繭成蝶 卓越前行
于2002年創立,業務覆蓋全國20個省市自治區 ,十余年來完成百余個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修復項目。“2002 20 100+”,這三個數字高度凝練了綠景行自創立以來17個歲月所鑄就的精華。而這三個數字的背后是依托于綠景行專業團隊堅持不懈的科研創新、精益求精的專業技術、科學系統的治水方案、全過程的項目參與執行及高效可操作的解決方案。也因此形成了綠景行五大核心競爭力,即專業、專注、系統、全過程、可操作。17年的摸爬滾打,綠景行始終秉承“敬畏自然、科研創新、專注專業、生態美好”的核心價值理念,為客戶提供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的技術咨詢、方案設計、工程建設、智慧運維、技術研發和投融資運作于一體的全生命周期、全過程服務,綠景行將矢志成為國內領先的水環境生態治理綜合服務商。
作為專注于水環境生態治理的國家高新、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業務覆蓋黑臭水體治理、地表水質提升管理、河湖水生態修復、濱水景觀建設、流域綜合治理、水環境智慧運維等六大領域。多年來始終緊密圍繞水生態健康的可持續發展理念,以“穩定水生態系統良好特性、實現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為目標,依托自有研究院針對水生態修復等問題開展了大量技術研發和工程建設工作。國內外協同合作,建立了完善的系統支撐技術庫,形成了水文、水利、水化學、水生物、水景觀、水政策、水經濟等多位一體的優勢。
作為較早參預國內水環境生態治理的企業,綠景行廣泛、深入地參與了國內的黑臭水體治理、水生態修復項目,17年以來綠景行業務遍及國內20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先后完成了100多個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修復項目。在項目實踐中,綠景行遵循“共力修復原則”、“金字塔原則”的技術理念,構建了LSTT五階段水生態健康演化預測與評估技術體系,研發了生態活性水岸技術、流動水體微生物負載技術、河道空間改善技術、河道流態優化技術、河道濕地生態構建技術等一系列技術,形成了良好的行業影響。
深耕技藝
打造多項核心技術優勢
劉洪軍表示,綠景行以近20年在湖泊、河道、水庫景觀等水體的生態治理工程經驗為基礎,依托自有研究院,創新研發了“水體演化階段性修復系列技術”。針對水體黑臭階段,擁有以復合菌伴生發酵為核心的黑臭污染底泥原位削減和快速水質凈化生物菌劑技術;以生態基質為核心的底泥覆蓋技術;以生物需氧量估算為核心的曝氣技術。針對水體富營養化階段,擁有以電中和與自提微生物絮凝劑為核心的快速除藻技術;針對水質提升階段,擁有以氮磷循環途徑為核心的人工濕地脫氮除磷技術;以多元好氧-厭氧組合-體化污水凈化技術。針對生態功能構建階段,擁有以堿度調控和植物相容為核心的生態活性水岸技術;以流態模擬優化為核心的河道空間改良技術;以水生生物營養結構分析和關鍵物質傳輸量估算為核心的水生動植物定量平衡技術。這些技術均有落地項目,效果顯著,獲客戶及合作伙伴一致好評。
其中,水生態改善技術——面源消減及生態凈化技術中的生態活性水岸技術是國家水體污染控制治理科技重大專項成果。該技術,對入河污染物具有隔離、吸收、分解、沉降等作用,具有提高水岸空間異質性和增加水岸生物量、恢復自然生態水岸的作用,削減入河污染物中的總氮、總磷、硫化物。同時增強人工水岸的生態活性,包括恢復并增強生態系統基本功能,增加水生植物、小型動物、微生物的活性,遏制藻類生長。
另外,外源控制技術——河流廊道濕地構建技術是國家科技支撐項目成果。利用基質——微生物——植物生態系統有效去除水體中的氮、磷等有機污染物,廣泛應用于(微)污染水體水質提升,環境品質改善。高負荷河道濕地構建技術,可以減少蒸發,強化濕地蓄水和凈水功能,維持生態水量;水岸立體植物體系構建技術,提高生物多樣性和截污能力;生態完整河道構建技術,水工與生態技術結合,構建多樣性空間和生物棲息地。
劉洪軍表示,技術的成效更加堅定了我們技術研發團隊的信念與信心,未來,綠景行將持續技術研發革新,為水環境生態治理事業增磚添瓦。
精品工程繪“水清
景美 人愉悅”之畫卷
說到項目,劉洪軍既感慨又自豪。從北京溫榆河老河灣、北京龍潭湖、福州倉山龍津陽岐、固原清水河到內江水環境綜合治理,綠景行務實求真、踏實肯干的企業文化及治水精神都給當地政府、社會公眾及新聞媒體留下了清晰、深刻的印象。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