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偷拍视频,天天射天天添,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网站,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首頁 > 新聞 > 正文

2019年各部門合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綜述

時間:2020-03-16 13:35

來源:農業農村部網站

評論(0

——治理垃圾污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督促各地加快推進非正規生活垃圾堆放點整治,截至2019年底排查出的2.4萬個非正規垃圾堆放點82%已完成整治;指導督促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示范縣探索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中央財政通過農村環境整治資金重點支持農村污水綜合治理試點等。比如,在垃圾治理方面,遼寧省新賓縣充分尊重農民生產生活習慣,凝聚群眾智慧,探索實施“五指分類法”,即可腐爛垃圾堆肥漚糞用于還田,可燃燒的代替柴草燒炕、做飯,可賣錢的積攢變賣,磚瓦殘土等建筑垃圾用于墊道回填,廢舊電池等有毒垃圾集中收集存放,形成戶分類、戶處理、不出院、零填埋的“新賓模式”。通過3年的探索實踐,新賓縣農村生活垃圾產量明顯減少,各達標村平均減量70%以上,典型村減量甚至達到95%。

——農業生產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農業農村部繼續支持整縣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創建國家級畜禽標準化示范場,推進農膜污染治理示范縣、秸稈綜合利用試點縣建設。國家能源局會同有關部門推進生物天然氣開發利用。比如,江蘇省連云港市贛榆區近年來積極爭取中央畜禽養殖糞污資源化利用項目,采用源頭減量、過程控制、末端利用的治理路徑,建立起糞肥收集、處理、運輸、利用的社會化服務體系。同時還全面推廣畜禽糞污還田利用技術,推動養殖場、有機肥加工廠、種植大戶之間簽訂糞肥輸送合同,有效破解糞污資源化利用難題,極大改善了農村生態環境。

總的看,全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效,村莊面貌發生巨大變化,得到農民群眾的普遍認可。全國90%以上的村莊開展了清潔行動,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超過60%,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覆蓋全國84%以上的行政村,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梯次推進。

總結經驗 砥礪奮進

一場雪剛過,在清晨陽光的映照下,甘肅省宕昌縣新坪村到處銀裝素裹,就像一幅山水畫。新坪村是一個藏族村,自然環境優美,毗鄰官鵝溝景區。過去,由于生活習慣守舊,加之建設滯后,村莊人居環境很差。2019年,宕昌縣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開展“巾幗共建美麗家園”清潔行動,發揮婦聯組織和廣大婦女在改善人居環境中的獨特作用,組織婦女及家庭成員積極投身農村環境整治行動中,重點整治好家庭環境和個人衛生,實現鄉村環境美麗宜居。

宕昌縣的實踐是一個很好的嘗試。近年來,全國婦聯積極推動各地婦聯認真學習浙江“千萬工程”經驗,以“清潔衛生我先行”“綠色生活我主導”“家人健康我負責”“文明家風我傳承”4項行動為抓手,團結帶領廣大婦女積極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比如,浙江省金華市金東區婦聯建立村婦聯干部月度工作例會和紅黃榜制度,每月開展垃圾分類聯系戶工作匯報和先進戶推薦評定會,獎優罰劣、先進帶后進;天津市薊州區婦聯將“清潔我家”行動納入領導干部績效考核,促進各鄉鎮村常態抓好落實;遼寧省婦聯組成“大嫂檢查團”等志愿服務隊,充分發揮“半邊天”作用,引導婦女清理衛生死角,以庭院潔美促進村莊清潔。

除了全國婦聯系統的經驗外,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各地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過程中也有不少好經驗。

——積極探索整治新路子。有的地方立足實際和農民群眾需求,創新推進整治工作。比如,江蘇省沛縣依托“3個1塊錢”機制籌集農村垃圾治理經費,村民每月交納1塊錢垃圾處理費,各鄉鎮按每個村民每月1塊錢的標準自籌資金,縣財政按每個村民每月1塊錢的標準配套獎補資金。福建省安溪縣針對群眾“以廁保地”的心理,采取確權保地(旱廁拆除填埋后的土地權屬仍歸戶主本人所有)、村干部帶頭拆除旱廁、差異化補貼(先拆補貼高)等方法推進旱廁整治。廣東省連點沿線整片打造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示范帶。在推進示范創建、全域啟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同時,下大力推動連點、沿線、成片提升整治水平,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

——充分運用智能化管理手段。有的地方運用“互聯網+”、智慧云等信息化技術,提高治理效率。比如,河北省石家莊市開發了石家莊農村廁所革命管理系統,各級監管人員手機下載APP,即可查看“一戶一廁一檔案”,對改廁工作進行全程監管。山東省無棣縣通過手機二維碼報抽報修、抽糞車安裝GPS和重量傳感器、中轉站安裝液位探測儀和信息報警裝置,基本實現農村廁所后續管護服務智能化。

——不斷創新發動群眾辦法。不少地方巧用農民群眾易接受的辦法,調動群眾參與整治的積極性。比如,河南省信陽市平橋區明港鎮以發微信紅包的形式,鼓勵群眾提供遺漏的陳年垃圾堆放點信息。湖南省津市市向農戶發放“綠色存折”,村里以高于市場價回收農戶分類的垃圾,將回收金額填在存折上,農戶憑存折上積分可兌換日用品或現金。

——逐步完善制度保障。有的地方不斷建立健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機制,探索推進整治工作規范化、法制化。比如,北京市建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納入市委書記點評制度,每次點評指出問題、提出批評,督促加大推進力度。河北省率先出臺關于廁所改造工作的地方性法規,重點對政府職責、改廁模式、監督管理、資金保障等進行規范。

農業農村部農村社會事業促進司負責人表示,下一步,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將繼續會同有關部門,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決策部署,深入學習推廣浙江“千萬工程”經驗,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主動擔當、砥礪奮進,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確保如期完成三年行動方案目標任務,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新貢獻。

12

編輯:徐冰冰

0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0人參與 | 0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17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sf85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水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