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偷拍视频,天天射天天添,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网站,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首頁 > 新聞 > 正文

污水處理產業三十年:風口永不眠 ——環境產業史話系列

時間:2020-03-10 09:18

來源:中國水網

作者:全新麗

評論(

此前,污水處理領域也有上市公司,也有一些企業在主動接通資本市場。比如桑德。2002年12月31日,北京桑德環保集團公司協議受讓國投原宜實業60.61%的股份,實現借殼上市;2004年,公司簡稱變更為“國投資源”,主營業務轉變為市政給水及污水處理;2005年,公司簡稱變更為“合加資源”,主營包括工業原材料、污水處理和固廢處理;2010年,公司簡稱變更為“桑德環境”,主營水處理和固廢處理項目。除了國內,桑德還曾在新加坡、香港上市,為自己插上資本的翅膀。

金州環境也曾謀求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可惜2008年的金融危機導致其股東美林銀行被收購,導致上市之路中斷。

另外企業里也有首創股份、創業環保、北控水務、瀚藍環境等國企上市公司。

但直到2010年,“上市”才成為行業企業中極被關注的話題。環境企業“上市熱”在《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的刺激下進一步升級。上市企業主要為兩類,一類為傳統水務企業,一類為中小環境企業。

2010年3月29日,重慶水務集團首登上證A股市場。隨后,成都市興蓉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借殼藍星清洗成功上市。江蘇江南水務申請創業板上市,一批企業進入上市通道,傳統水務公司上市融資的熱情已被觸發。

同時,創業板開啟一周年,為中小環保企業的上市之路打開大門,2010年2月,萬邦達登陸創業板,4月,碧水源登陸創業板,并因其搶眼的表現成為水業十大影響力企業中的新星。碧水源和萬邦達這兩支環保股票上市之初即受到了市場的熱捧,由此也點燃了中小環保企業上市的熱情。不少技術性水務企業等成功引入戰略投資人,紛紛謀劃創業板上市。

但上市宛若鯉魚跳龍門,實力與運氣,都無法評判哪個更重要。萬邦達都能順利上市,其他的主流企業怎么就那么難?當然這也與我國資本市場IPO“堰塞湖”現象,以及無法預期的停頓等有關。

成立于1997年的囯禎環保也正是2010年上市通道中的一員,但2014年才終于在深圳深交所上市。

2015年,四川企業環能德美(現名中建環能)、廣西企業博世科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企業品牌和資金實力很快上了一個臺階。

2017年,海峽環保、博天環境、中持股份在上交所主板上市。

2018年,鵬鷂環保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

2019年科創板開啟。2020年初,萬德斯在科創板上市,業務中包含高難度廢水處理,勉強也算是污水處理產業的光榮。但它其實主營垃圾處理。

在污水處理領域奮戰多年,以膜應用知名的金科環境也拿到了科創板入場券,希望它能順利上市。

2019年,南京大學環境規劃設計研究院股份公司(簡稱南大環境)也向深交所提交了IPO招股書,如果能夠成功,將成為國內第一家以環保咨詢為主業的A股上市公司。

資本市場的關注因此改變了許多企業對資本市場的態度。資金的注入促使優秀企業快速發展壯大,加速企業分化和集中。

05 加入國家隊

章節導語:PPP風潮之后,在PPP項目中表現激進的民營環保上市公司陷入危局,也有一批雖未布局PPP,但也受到PPP潮落的極大影響的民營上市公司,被國資系大舉接盤。

上文提到過央企涉水,這一趨勢自2010年開始, 2013年加碼,借助2015年PPP熱潮更加無敵。

在污水處理產業,或者說整個環境產業,國進民退從來不是新鮮話題,2008年這個詞就已經被反復提起。那時候還主要是項目上的爭奪,以及國資對民企項目上的收購,和少數股權并購事件,如北控并購中科成。

自2017年開始,情況不一樣了。尤其在2018、2019年,國資系并購民營環保上市公司成為一股潮流。

2018年,東方園林絕地逢生,獲北京市朝陽區國資入股。

10月,中國建筑集團旗下公司入主環能科技,成為控股股東。同月,永清環保引入國資戰投。同月,興源環境引入國資戰投。

2019年4月,鐵漢生態引入深圳國資委。5月,博世科引入廣西國資委。8月,無錫國資接盤中金環境。同月,北京市朝陽區國資二度出手,正式控制東方園林。9月,三峽集團入資國禎環保。

明星企業碧水源也在尋覓潛在的戰投,2019年終于成功引入中交集團下屬的中國城鄉控股,整個公司的戰略藍圖靠攏中交集團。

不能忘掉的還有2015年因為黑天鵝事件逐步歸入啟迪系的桑德。

還沒有明確的國資接盤的民營環保上市公司,預計正走在這條路上。

笙歌歸院落,燈火下樓臺。加入國家隊,是風口還是無奈之舉?央企和民企可能有不同看法。

06 下一個風口

章節導語:即便PPP是風口也有泡沫的嫌疑,即便是加入國家隊“我之蜜糖,彼之砒霜”,未必如表面那樣絢麗美好,人們追逐風口的腳步不會停歇。

技術方面,地下污水處理廠正吸引眼球,已經有幾十個項目建成,這些地下污水處理廠無一不是采用MBR工藝,仿佛是MBR風口的延展。中國水環境、北控、北排、碧水源都有斬獲。還有曲久輝院士等一批專家提出的污水處理概念廠理念,躍躍欲試從技術角度顛覆行業,中持已開始著手實踐。

與此同時,EPC等“古早”模式從未消失,一直在為一些優秀公司貢獻現金流,MBBR等技術還很有生命力。還有一些企業將目光鎖定工業廢水、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其實這兩塊也一直是產業持續的生命之源。村鎮水環境(農村污水處理)方興未艾,先行者會被歷史湮沒還是淘到黃金?

傅濤提出,兩山產業發展的需求明顯釋放,急需產業力量支撐。環境產業是地方政府綠色化轉型的核心推動力,處在幾乎所有產業價值鏈的末端,是最貼近兩山產業的主導力量。環境產業內一些創新型企業正在開始鏈接農業、旅游、生態等。

最早從污水處理產業分化出來的再生水、污泥等,在資源化方面的嘗試也可以看做一些嘗試。

還有那些“走出去”的公司,桑德、博天環境、國禎環保、首創股份、北控水務……他們或者收購擁有技術的外國公司,或者收購、參與建設項目。借助一帶一路,他們正像當年的威立雅、蘇伊士進入中國一樣進入到新的市場。

編輯:王媛媛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sf85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水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