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生態環境局、市財政局
3.推進污泥處理處置。禁止處理不達標的污泥進入耕地,非法污泥堆放點一律取締。鞏固全市污泥無害化處理處置成果,確保污泥處理處置穩定化、無害化、資源化。
實施主體:各縣區政府、開發區管委會、市住建局
配合單位:市生態環境局
4.城鎮節水和再生水利用。禁止生產、銷售不符合節水標準的產品、設備。公共建筑必須采用節水器具,鼓勵居民家庭選用節水器具,對使用超過50年和材質落后的供水管網進行更新改造。2020年底,全市城區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保持在10%以內,全市達到《城市節水評價標準》Ⅱ級。
實施主體:各縣區政府、開發區管委會、市農業科技園區管委會、市住建局、市市場監管局、甘肅水投天水水務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配合單位:市工信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生態環境局
(三)推動農業農村污染防治
1.防治畜禽養殖污染。加強畜禽規模養殖環境執法監管,做好環境影響評價,有序推進排污許可證制度。持續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到2020年底,全市畜禽養殖場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率達到75%以上,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到95%以上,大型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到100%。
實施主體:各縣區政府、市農業農村局、市畜牧獸醫局
配合單位:市農業科技園區管委會、市生態環境局
2.控制農業面源污染。持續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行動,2020年,全市主要農作物化肥農藥使用量實現負增長,化肥、農藥利用率均達到40%以上,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覆蓋率達到95%以上,主要農作物綠色防控覆蓋率達到30%以上,主要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覆蓋率達到40%以上。新建高標準農田達到相關環保要求。
實施主體:各縣區政府、市農業科技園區管委會、市農業農村局
配合單位:市自然資源局、市生態環境局
3.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結合《天水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以建設美麗宜居村莊為導向,以農村垃圾治理、農村改廁及廁所糞污治理、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為主攻方向,加快補齊農村人居環境突出短板。完成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為民辦實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站24座”建設任務。各縣區實行“以獎促治”政策,逐步擴大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范圍,完成省上下達的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任務。
實施主體:各縣區政府、市住建局、市農業農村局
配合單位:市財政局、市生態環境局
(四)加大水資源節約保護
1.節約水資源。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以及城市總體規劃的編制、重大建設項目的布局要充分考慮全市水資源條件和水生態保護要求。區域用水總量不得突破水資源開發利用紅線。加強水資源統一配置和分質利用,2020年,全市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分別控制在62立方米/萬元、22立方米/萬元以內,全市用水總量指標完成省上下達的目標任務。2020年底前,爭取全面實行非居民用水超定額、超計劃累進加價制度。實施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2020年底,全市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達到0.55,完成省上下達的全市節水灌溉面積任務。
實施主體:各縣區政府、市水務局、市農業農村局、市發展和改革委、甘肅水投天水水務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配合單位:市工信局、市生態環境局、市住建局
2.保護水資源。扎實開展水生態修復工作,積極推進水土保持重點項目建設。開展地下水超采區綜合治理。加強水功能區監督管理,開展水功能區水質監測,核定水功能區水域納污能力。積極配合省級開展地下水位動態監測,對重要取用水戶取用水情況進行計量監控管理。貫徹落實《天水市地下水超采區綜合治理實施方案》,確保未經批準和公共供水管網覆蓋范圍內自備水井全部關停。嚴格控制開采深層承壓水,嚴格實行地熱水、礦泉水開發取水許可和采礦許可。
實施主體:各縣區政府、開發區管委會、市農業科技園區管委會、市水務局、市生態環境局、甘肅水投天水水務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配合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工信局、市住建局、市農業農村局
(五)水生態環境保護
1.保障群眾飲用水安全。嚴格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管理制度和保護區周邊區域建設項目環境準入,有序推進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項目實施,開展集中式飲用水源地環境保護技術評估工作。落實《天水市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環境保護管理辦法》,強化水源地劃分、調整、監督、管理。啟動實施“千噸萬人”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分及環境問題整治,制定實施“一源一策”整改方案。各縣區啟動備用水源地建設,加快白龍江引水工程、曲溪調水工程等重大項目進度,促進全市第二水源建設。市、縣兩級生態環境、住建、衛生健康部門定期在政府網站統一向社會公布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供水廠出廠水質、用戶水龍頭水質監測(檢測、抽測)結果。
實施主體:各縣區政府、市發展改革委、市生態環境局、市水務局、市住建局、甘肅水投天水水務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配合單位:市財政局、市自然資源局
2.加強地下水污染防治。所有新建、改建、遷建的加油站地下油罐,必須建設雙層罐,防止地下水污染。
實施主體:各縣區政府、開發區管委會
配合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商務局、市市場監管局、市生態環境局
3.加強排污許可管理和風險防控。嚴格按照國務院辦公廳《控制污染物排放許可制實施方案》和《排污許可管理辦法》,嚴格執行污染物排放許可制,依法核發重點行業企業排污許可證,督促企事業單位全面落實環境保護責任,確保持證排污、按證排污。強化部門聯動,定期開展應急演練,按照《天水市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鼓勵有條件的縣區組織開展涉水突發水環境污染事件應急演練。
編輯:徐冰冰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