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抓好“三農”領域重點工作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小康的意見》,也就是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文件公開發布之際,中央農辦主任、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就文件制定印發和貫徹落實等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問:文件出臺有什么背景和意義?
答: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三農”工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脫貧質量怎么樣、小康成色如何,很大程度上要看今年“三農”工作成效。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為做好2020年“三農”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完成這兩大目標任務,脫貧攻堅還有一些最后的堡壘必須攻克,全面小康“三農”領域還有一些突出的短板必須補上。面對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上升、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復雜局面,穩住農業基本盤、發揮“三農”壓艙石作用至關重要。做好2020年“三農”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性,必須毫不松懈,持續加力,確保脫貧攻堅戰圓滿收官,確保農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對“三農”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一是明確了工作重點,就是對標對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集中力量完成打贏脫貧攻堅戰和補上全面小康“三農”領域突出短板兩大重點任務。二是強化了政策舉措。針對基層干部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和工作落實中存在的薄弱環節,有的放矢、精準施策,提出了一些含金量高、可操作性強的政策舉措,進一步強化了補短板的政策支撐保障。三是強調了抓好落實。圍繞補上影響脫貧攻堅質量和全面小康成色、到2020年必須補上的突出短板,逐項抓好落實,確保如期完成。
2020年黨的強農惠農富農政策繼續響鼓重錘,我們要堅決貫徹落實中央關于“三農”工作的決策部署,切實加強黨對農村工作的領導,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定信心、銳意進取,埋頭苦干、扎實工作,切實完成好“三農”各項重點任務,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作出應有的貢獻。
問:脫貧攻堅還有哪些堡壘,收官之年將如何收官?
答: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和標志性指標,是我們黨向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脫貧攻堅擺到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總書記親自掛帥、親自出征、親自督戰,全黨全社會總動員。截至2019年底,農村貧困人口累計減少9500多萬,平均每年減貧1300萬人以上,770個貧困縣已經或擬摘帽退出,貧困發生率降至2%以下,創造了我國減貧史上的最好成績。
2020年是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還有一些最后的堡壘必須攻克。這些堡壘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深度貧困地區,這些地區自然條件較差、基礎條件薄弱、發展滯后、公共服務不足,是多年想啃沒啃下來的硬骨頭。必須集中力量進行強力幫扶,確保如期脫貧。還有一個是特殊貧困群體,也就是老弱病殘等困難群體,對這類缺乏勞動能力的群體,通過統籌各類社會保障政策,實現應保盡保、應兜盡兜。
在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完成好剩余脫貧任務。目前預計還有300萬農村貧困人口沒有脫貧,還剩下50多個貧困縣尚未摘帽。重點是在普遍實現“兩不愁”基礎上,全面解決“三保障”和飲水安全問題,確保剩余貧困人口如期脫貧。二是鞏固脫貧成果防止返貧。已經攻下來的陣地必須牢牢守住,對已脫貧人口開展全面排查,查補漏洞和缺項,同時加強對不穩定脫貧戶、邊緣戶動態識別,及時將返貧人口和新發生貧困人口納入幫扶。三是做好考核驗收和宣傳工作。嚴格執行貧困退出標準和程序,堅決杜絕數字脫貧、虛假脫貧,確保脫貧成果經得起歷史檢驗,積極做好脫貧攻堅宣傳工作,講好中國扶貧故事。四是研究接續推進減貧工作。打贏脫貧攻堅戰以后,鞏固脫貧成果任務仍然繁重,減貧事業不會劃上句號。要抓緊研究建立解決相對貧困的長效機制,推動減貧戰略和工作體系平穩轉型,將解決相對貧困問題納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統籌安排。
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三農”領域還有哪些必須補上的短板?
答: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突出的短板在“三農”。農村基礎設施不足、公共服務落后是農民群眾反映最強烈的民生問題,也是城鄉發展不平衡、農村發展不充分最直觀的體現。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對標對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提出了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8個方面的短板。一是農村公共基礎設施方面。主要是推動“四好農村路”示范創建提質擴面,在完成具備條件的建制村通硬化路和通客車任務基礎上,有序推進較大人口規模自然村(組)等通硬化路建設,支持村內道路建設和改造。二是農村供水保障方面。重點是全面完成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任務,有條件的地區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三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方面。重點是分類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全面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梯次推進生活污水治理,廣泛開展村莊清潔行動。完成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任務,干干凈凈迎小康。四是農村教育方面。硬件上,加強鄉鎮寄宿制學校建設,統籌小規模學校布局,改善農村辦學條件。軟件上,加強鄉村學校教師隊伍建設,落實教師管理、工資待遇、職稱評定、住房保障等政策。五是農村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方面。在建好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機構、消除醫療服務空白點的同時,重點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簡化鄉村醫生招聘程序,支持高校醫學畢業生到中西部地區和艱苦邊遠地區鄉村工作,鄉鎮衛生院優先聘用符合條件的村醫。六是農村社會保障方面。主要是適當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財政補助和個人繳費標準,加強農村低保對象動態精準管理,合理提高社會救助水平,發展互助式養老等。七是鄉村公共文化服務方面。主要是擴大鄉村文化惠民工程覆蓋面、鼓勵送文化下鄉、實施鄉村文化人才培養工程等。以“慶豐收、迎小康”為主題辦好小康之年的中國農民豐收節。八是農村生態環境治理方面。主要是對做好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農藥化肥減量、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常年禁捕、黑土地保護、農村水系綜合整治等提出要求。
編輯:王媛媛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