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年的最后一個月,恒通環境完成了投資股東及管理層人員的調整,以及工商變更并正式更名為中機恒通環境科技有限公司,這個備受行業關注的細分領域代表企業,經歷短暫的震蕩變動后,在新格局的環境產業中,重新找到了自身定位及前行方向。
恒通環境總裁 趙亮
一、央企背景助力產業發展,多重賦能
2019年度,恒通環境的股東層面迎來深度調整:復星集團及一些中小股東實現良性退出;央企國機集團旗下中國機械工業建設集團戰略入股。變更完成后,恒通環境成為國機集團旗下的環境細分領域專業技術公司。
國機集團源自于1952年8月7日成立的第一機械工業部,位列世界500強,圍繞裝備制造業和現代制造服務業兩大領域,發展裝備制造、科技研發、工程承包、貿易服務、金融投資五大主業。在技術研發、戰略部署方面,國機集團的規劃與恒通環境方向高度契合。在新的環境產業格局下,國資注入,無疑為恒通環境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在執行層面,恒通環境引進了一批高端管理人才,完成了管理層更新迭代,管理層人員風格的變化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公司文化及戰略方向??偨浝碲w亮認為,恒通環境前期是充滿激情、充滿活力的團隊,新班子則多了睿智和沉穩,方向明確,敢打善贏。
二、科技支撐助力產業升級,技術領航
從近年來的政策導向及市場發展情況來看,管網及水環境相關細分領域正被逐漸得到重視,清淤機器人產品也越來越被市場所認可。趙亮分析,公司堅持的業務方向沒有問題,但總結過往經驗,技術研發上財力精力投入不夠,也將成為未來恒通環境戰略調整的主要方面。恒通環境希望能用幾年的研發周期為公司打造一個堅實的技術壁壘,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趙亮表示,未來公司會加大研發比重,將恒通環境打造成以核心技術為引領、研發為支撐、結合工程服務兩翼齊飛、專而美的高科技企業。
據悉,恒通環境在2019年將原在長沙的研發中心整體遷移到了北京。依托北京地域優勢、人才優勢重組研發團隊。并隨后與中國科學院大學形成戰略合作,雙方共同組建聯合實驗室。這無疑是恒通環境科技研發進程中濃重的一筆。
趙亮介紹,研發力量快速強化后,恒通的研發方向將不僅限于原有機器人的升級迭代,未來會考慮圓管清淤機器人、排口溯源機器人等其他產品類型的研發完善;
三、業務區域戰略調整,深度聚焦
在市場開拓方面,此前項目遍布全國。但在實踐中,項目區域的不聚焦導致了公司人員力量的分散,整體效率偏低。在新的市場戰略指導下,恒通環境擬轉變思路、聚焦區域,通過深挖區域需求的方式建立勢能。
跟隨國家一帶一路及區域一體化發展戰略導向,恒通環境選取了京津冀、粵港澳、長江經濟帶三處作為未來業務拓展重點區域。趙亮表示“在這幾個重點區域,環境治理需求較為集中,政府履約能力也相對較好,恒通環境希望能夠在這幾個地方扎進去,包括更深入探索上游政府需求,加強下游供應商合作等,做出口碑,做出品牌,為行業做實事,勇挑生態文明建設重擔。”
四、更多應用場景正在到來,恰逢其時
重組之后的恒通環境,仍然對地下管網及水環境事業的方向充滿信心。趙亮判斷,隨著水環境治理進入攻堅階段,管網治理市場將進一步釋放;隨著智能機器人越來越多地被社會認可,恒通環境系列產品在環境之外的領域,也或將大有可為。
當前恒通的機器人產品僅應用在清淤檢測方面,實際上,已有的核心技術能夠復制到更多的應用場景中,包括地下燃氣、電信等各種管道的監控巡檢,甚至地下物流,都有著探討的可能性。
這對于堅守地下管網治理事業的恒通環境來說,是難得的機遇,也是需要奮發進取的關鍵時機。在恒通環境未來藍圖中,公司將通過加強版的研發力量,對產品升級及應用方案進行深度探索。在這個意義上,國機集團是恒通前行的重要支撐,恒通環境也代表了集團的未來。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