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一旦在工作中,跟所有疑難問題較起勁來,不停死磕到底的話,那么這個人工作不會干不好,也不會干不出成績來的。在廣德中鐵水務項目公司就有這樣鮮活的人和事。
張浩
2019年9月17日,朝出陰雨綿綿秋意濃的長安城,晚至熱氣撲面暑未消的皖之東南廣德縣。一天兩地,氣溫相差20余度,仿佛又從仲秋逆穿到了盛夏。
翌日清晨,在廣德中鐵經開水務廠區見到了在水務事業部小有名氣,工作踏實勤勉、專心專注,人稱“老黃牛”機修主任張浩。他,中等個兒,身體墩實,皮膚黝黑,一身工服上面點綴著洗不掉的油污漬斑斑點點,胳膊肘子上沿袖口處有一道“楚漢河界”,黑白分明,一看都是在辦公室待不住的人,經常在日光下穿梭的“跑人”。兩天的相處,讓我對張浩有個一個更深刻的認識。
張浩,2013年畢業于西安思源學院機電一體化專業,7月份到中鐵一局水務事業部漯河中鐵水務工作,2016年2月調往廣德中鐵水務,現任機修車間主任。張浩,訥于言而敏于行,在平凡的崗位上任勞任怨、不怕苦累、默默奉獻,任何時候都是將工作放在第一位的“實干家”;不善言辭而勤于鉆研、善于創新,不論是工作中遇見的新問題,還是老問題,都喜歡不停地琢磨研究,是一個時不時會搞出一些雖不是很高大上,卻非常實用的小發明的“發明家”;跳出機修圍墻看成本,系統思維算經濟賬,盯著運行管理中能夠節能降耗、增收節支的環節,總是思考尋找一些可乘之機,是一個經常冒出一些小改小革鬼點子,并且可以帶來一定經濟效益的“好管家”。
“實干家”之張浩
“三個人、兩個廠子、300余臺設備”。機修車間總共3名人員,負責廣德新杭鎮和廣德經開區兩個污水處理廠大大小小300多臺設備的日常維護保養,零配件線上線下的采購及安裝,設備突發故障問題搶修,定期不定期的對每臺設備的全面檢修,設備運行維護管理數據臺賬的建管。兩個污水處理廠之間相距40分鐘的車程,張浩每天帶著兩個小幫手來回往返于兩個廠子,每天面對都是一些不能言語的冷冰冰的各種設備,重復著這兒看看,哪兒敲敲;這兒換個螺絲釘,那兒上點潤滑油等一些枯燥乏味的動作。干運行車間維修這個行當,穿不了干凈的衣服,工作環境差,經常在污水污泥中作業維修,跟一堆“冷兵器”打交道,休息時間難以保證,一切都以廠內300余臺設備正常運行為指令,八小時以外也在隨時待命,三更半夜從睡夢中起來搶修也并不是什么新鮮事。
張浩,一來就住在廠子里面,以廠為家,在他心里也已經沒上下班這個概念了,加班加點也習以為常了。對于這樣的生活,他絲毫沒有過半點抱怨或者當初選擇這個職業的悔意,反而更多的是一種自適……
“張浩每次不管什么時候接到維修任務,也從來都不說二話,也從來沒有找過任何借口,任務在哪里,他就在哪里,這種凡事都是以工作為重的敬業奉獻的勁頭值得贊賞?!睆V德中鐵水務副經理李小鵬在采訪中這樣評價。
張浩自進入中鐵一局工作以來,就一直扎根于一線機修車間,從一名維修工干起,勤勉好學,刻苦踏實,在實踐摸索中埋頭苦干,累積現場檢修經驗,現在對污水處理設備檢修不說爐火純青,也算得上游刃有余,所有問題在他這基本就可以得到解決,設備完好率95%以上就是對他管理能力和業務能力的最好證明。
“發明家”之張浩
廣德縣以工業生產為主要經濟支柱,2018年規工企業就已達345家,經開區工業集中,數量眾多,管網交錯,廣德中鐵經開污水處理廠時常有超設計標準進水,水質異?,F象頻繁。超標水質流入,就會對廣德中鐵經開水務廠內處理系統造成極大沖擊,同時增加污水處理難度,如要保證出水達標,就要增加處理藥劑投放量,調整工藝,增加成本,帶來諸多不便,同時還會造成處理不達標被環保單位處罰的風險。尤其是2017年到2018年來,偷排問題更加嚴重,經開污水處理廠通過三路管網匯并進水,各線路上接入的企業很多,并且偷排都是隨機間斷性的,等到在廠內發現水質超標后去排查的時候,他們就停止了偷排。
因此,對偷排企業難以進行有效監控和預防,這讓廣德中鐵經開水務的領導和管理人員苦不堪言。起初為防止超標偷排,項目公司每天晚上輪流派兩個人在三路管網接口處,拿著手電筒,開著車燈,每隔兩小時取樣化驗檢測水質,發現那一路超標后就沿著這條管網向上挨著每家企業監測其排水口水質。這種最原始的人工時巡查基本上屬于大海撈針,很多時候都是勞而無功,收效甚微。尤其是冬天,排查更加困難,天寒地凍,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排查人員被狗追趕過,也和工廠人員及保安發生過口角。超標工業廢水偷排問題始終得不到很好解決,導致廣德中鐵經開水務成本增加,難以完成上繳利潤目標,且水質不穩定,在全國環保政策持續收緊的高壓態勢下,政府部門也不停施壓廣德中鐵水務和后方單位,原項目公司經理及運行人員在這種強壓下被迫辭職。
張浩也是排查隊伍中的一員,對此也苦惱不已。他對這個問題始終沒有妥協,一直在暗暗較勁,想著尋找解決辦法。一方面,他日常注重三條管網上各企業水質排放數據信息臺賬建立和分析總結;另一方面,他利用閑余時間一頭扎進自己辦公桌后面的一個屬于自己搞研發的實驗臺上,不停抓耳撓頭,反復構思設計,通過各種奇思妙想尋找可行的解決方案。汗水之處,幸有結果,最終經過20多天的努力,成功研發出一套水質在線監測報警系統。這個系統安裝在外部泵站,可以實時掌握外部進水PH情況,這為精準查找偷排企業節約了大量時間”,同時也為應對異常進水的爭取了更多處置應對時間。
這個系統可靠穩定,可實現無人值守的管理,極大降低了人工成本、超標污水處理成本和出水超標被罰等風險。自應用以來,全年節約人工成本約3.6萬元,節約因調節廠內進水pH消耗藥劑碳酸鈉約15萬元,且偷排企業大幅度減少。此外,張浩還以這套系統為基礎,研發了一套“pH探頭+傳感器+移動電源+數據傳導器”的便攜式水質監測報警系統,兩個系統的完美組合,在很短時間就可鎖定偷排企業,讓一些心存僥幸的企業措手不及,極大的減輕了外部水質排查的壓力。
編輯:徐冰冰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