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偷拍视频,天天射天天添,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网站,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首頁 > 新聞 > 正文

北京市堅持首善標準,全面打響碧水攻堅戰

時間:2019-10-16 13:30

來源: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網站

評論(

近年來,北京市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北京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以改善水環境質量為核心,堅持首善標準,全面打響碧水攻堅戰,持續推進水污染防治、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修復,推進本市水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全市水環境質量持續向好,水污染防治各項工作有序推進。

目前,2018年水污染防治工作評價結果通報至各區,2018年評價為優秀的是延慶區、西城區、懷柔區、密云區、海淀區。相較2016年,2018年評價為優秀的區由2個增加為5個,評價為不合格的區由2個下降為0個。

北京市2019年水污染防治工作新聞發布會

一、全市水環境質量持續向好

全市共監測河流99條段,湖泊22個、水庫18座,多年監測數據表明,北京市水環境質量不斷改善,其中湖泊、水庫水質較好,基本達到水環境功能區要求;河流水質逐年好轉,2019年上半年全市Ⅰ-Ⅲ類水質河長占監測總長度的50.6%,Ⅳ類、Ⅴ類水質河長占監測總長度的37.1%,與2015年相比分別增加2.6個百分點和29.6個百分點;劣Ⅴ類水質河長占監測總長度的12.3%,與2015年相比減少32.2個百分點,水質改善明顯。其中國家考核本市的25個斷面,水質優良比例56%,劣Ⅴ類水體比例8%,提前達到國家要求本市2020年水質優良斷面比例不低于24%,劣Ⅴ類水體斷面比例不高于28%的目標。密云水庫等飲用水源地水質保持穩定,市級、區級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均達到或優于相關標準。

二、綜合施策有序推進水污染防治各項工作

北京市以改善水環境質量為核心,以解決“大城市病”中的水問題為導向,以落實“水十條”為抓手,綜合施策有序推進水污染防治各項工作。

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各方責任。一是成立市委生態文明建設委員會,下設水污染綜合治理工作小組,以生態文明建設落實總體布局要求。二是全面落實河湖長制,各級黨政領導擔任河長,全市設置5900余名河(湖)長,以河(湖)長制落實領導責任。三是制定印發《北京市污染防治攻堅戰2019年行動計劃》,將水污染防治目標納入市政府對各區的績效考核中,落實工作責任。

用好經濟管理等手段,打好政策組合拳。一是結合鄉村振興的總體要求,發布實施農村污水排放標準,發揮標準引領,確保美麗鄉村建設有標可依、有章可循。二是完成兩個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三年行動方案,全市污水處理率提高到94%,完成142條段黑臭水體治理;再生水使用量逐年提高,2018年達10.7億立方米,成為本市生態用水的主要水源。三是繼續實施水環境區域補償,在流域上下游各區政府間建立經濟補償制度,“水差要交錢,水好能收錢”。隨著近年來水環境質量的不斷改善,跨界斷面補償金額大幅下降,由2015年的9.7億元降至2018年的1.55億元,經初步核算2019年上半年全市各區應繳納跨界斷面補償金7925萬元,較上年同期減少907萬元,利用經濟杠桿促進水質改善效果明顯。四是持續開展飲用水水源地專項行動、重點流域專項執法等工作,鞏固確保各項工作成果。

開展考核評價,有效推動工作。自2016年起,市生態環境局會同市水務局等11個部門,每年對全市各區水污染防治工作完成情況進行考核評價,督促各區及時查找差距,對考核不合格的進行約談通報,并將有關結果作為財政和組織部門考核的依據。隨著本市水生態環境質量的不斷提升,各區評價成績明顯提升,2018年評價為優秀的區由2016年的2個增加為5個,評價為不合格的區由2016年的2個削減為0個。2018年評價為優秀的是延慶、西城、懷柔、密云、海淀區;評價為良好的是門頭溝、東城、朝陽、豐臺、通州、平谷、大興區;評價為合格的是石景山、昌平、順義、房山區。

持續推動區域協作,落實京津冀生態環境保護率先突破。一是京津冀簽訂實施《京津冀區域環境保護率先突破合作框架協議》,以共同改善區域地表水環境質量為目標,為三地在環境保護領域加強聯防聯控指明方向。二是北京市與河北省簽訂了《密云水庫上游潮白河流域水源涵養區橫向生態保護補償協議》,兩省市政府聯合批復官廳水庫飲用水源保護區,共同保護好飲用水源。三是京冀兩地共同推進永定河、潮白河、大清河等流域治理與保護,為支持雄安新區與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推進流域協作與共同保護提供支持。

統籌銜接新要求,落實各項新職責。一是充分體現本市依法行政的理念,按照全國人大對本市開展的水污染防治法執法檢查的要求,逐條梳理法規和職責落實情況,落實法規修訂與職責變化要求;二是及時適應職責轉變要求,隨著2018年11月北京市生態環境局正式成立,主動對接新劃入的編制水功能區劃、入河排污口設置管理、流域水環境保護等新職能,開展入河排污口整治試點、推進地下水污染防治、協調上下游水質補償協議、促進水生態環境保護等工作。

三、從水污染防治向水生態保護轉變

2019年、2020年是本市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保護的關鍵期,全市將以更高的定位和要求、更加科學合理的措施,全面推動水生態環境質量改善。一是順應機構改革帶來職責與定位的變化,踐行水污染防治向水生態保護的轉變。突出體現生態治理、生態修復、生態恢復的理念和思路,推動新時期各項工作,逐步實現“有河有水、有魚有草、人水和諧”的生態環境保護目標。二是推進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由城鎮向農村地區的延伸轉變,印發實施第三個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三年行動方案,將農村人居環境改善、小微水體整治工作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三是堅持系統、整體的生態環境管理思路,在監督防止地下水污染、入河排污口設置管理、區域流域協作等方面持續發力,為實現打通“地上、地下”,銜接“污染源、排污口、水環境”,促進環京地區聯保聯治的工作格局提供支持,促進本市水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編輯:徐冰冰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sf85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水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