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晰可見,大規模和卓越運營是輕資產模式的兩大抓手,北控水務通過做大規模建立品牌知名度,通過卓越運營提升品牌含金量,以此來強化輕資產核心能力。
回看這些年的戰略演化邏輯,根據形勢變化,北控水務一直圍繞“資本、人才、技術、數據”四大要素不斷進行調整。“北控水務的組織結構隨著新的形勢每年都在變化,這其實正是其快速發展的原因所在。”王助貧提到。
下一步的萬億目標
今后要做什么?想做什么?說起接下來的方向,王助貧首先談起了時代背景,分析了當下北控水務在行業內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首先,重資產投資帶來的資金壓力越來越大。投資項目動輒十個億,這導致公司的負債率越來越高,投資空間縮小,想繼續保持高的復合增長率,資本金從何而來?
其次,行業競爭環境更加激烈。施工類央企在加強自身運營能力建設,地方平臺在向產業化轉型,民營企業在引入國資,北控水務競爭優勢不再那么突出。大量施工類央企進入環保行業,對環保企業形成了巨大的沖擊。
第三,環保督察持續加碼。2019年起,3年完成全覆蓋的第二輪中央生態環保例行督察。督察方法不斷創新,加大衛星遙感、紅外識別、無人機、大數據等技術應用。大小企業全覆蓋,民企央企一視同仁。
王助貧認為,目前來看環保行業是沒有天花板的行業。細觀國內的環保市場,據北控水務內部統計,2019-2029年,國內環保市場有20萬億。具體到細分領域,市政污水1.4萬億,農村(水環境+污水)1.2萬億......市場空間不容小覷。“集中度很低的水務環保行業進入整合期,未來龍頭企業和創新型中小企業在細分領域會有發展優勢。”
機遇與挑戰并存,如何在保持規模增長的情況下持續發展,是北控水務當前面臨的深刻問題。對內外部形勢分析研究后,北控水務提出了下一步的宏偉藍圖:一百個國家,一千個城鎮,一萬個項目,十萬名員工,一億噸處理規模,十億服務人口,百億利潤,千億市值,萬億資產。
八大“秘鑰”解鎖未來之門
針對提出的萬億戰略目標,北控水務的戰略落地舉措是什么?王助貧分析了八大“秘鑰”,這八大“秘鑰”打開了北控水務通向未來的時光大門。
投資模式上,明確輕資產投資及高效操作指引。在北控水務2019年中期業績會上,周敏提到,現在整體市場資金面趨緊,水務市場進入并購的窗口期,目前公司有100億現金可以用來收購合并。公司執行總裁李力表示,未來并購方向主要有兩個,一是行業內一些有規模的水務公司,另一個是分散在各地的小型水務公司。
融資模式上,北控水務采取投融結合,創新金融手段,促進輕資產落地;
運營品牌上,北控水務探索智慧運營管理。推行“星級水廠”建設、智慧化建設和運營隊伍能力提升,全面提升運營能力。加快智慧水務建設,打造“智慧大腦”,通過創新智慧水務的運營管理模式引領行業發展。還專門成立了數字化研究院,輸送員工去日本學習管理經驗;
技術賦能上,為產品畫像,將水產分為標準水廠和標桿水廠,以提升最終產品質量為目標,引領技術服務路徑(包括標準化、創新等舉措)。據了解,北控水務正在加快研發自主知識產權的傳感器,預計2019年年底前將生產出樣機,屆時水務行業傳感器的成本有望大幅下降,將緩解“傳感器的成本很高,智慧水務數據源不足”的問題。北控水務集團還通過舉辦“互聯網+”水務環境創新創業大賽的形式,集合環境行業最有活力和創造力的創新資源。
建設效能上,提升建設能力,確保建設質量。2019年是北控水務的“品質質量年”,建設質量要從及格提升到優良。
采購升級上,促進采購標準化建設,提升采購能力。北控水務去年6月份建立了采購聯盟,整合供應鏈資源,對供應商進行分級管理,目前該項活動還在試行階段;
人才戰略上,匹配輕資產的人力戰略構建與實施,激發組織活力,完善與輕資產戰略相適應的績效體系。王助貧談到,北控水務以前一直在關注上層人才,比如干部年輕化,引進跨行業人才。如今,北控水務在圍繞資產運營,提升人力資源戰略。著重針對一線運營人員,進行素質培養,打造新型的運營團隊。
機制匹配上,實行全面標準化和信息化體系建設,進行標準界定、數據共享、系統打通、制度規范。支持全面創新的管理機制,實行全面風險控制體系(事前防范和事后控制結合)。
從大走向偉大,實現水務環境命運共同體更高品質、更高效率、更大規模的發展,是北控水務未來的發展方向。
十年只做一件事,一心專注做環保。北控水務決心做環境產業的“百年老店”。
編輯:徐冰冰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