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伴隨一系列政策的出臺,污水治理提質增效成為行業關注的重點,污水管網問題成為水務行業關注的熱點話題。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研究院總工譚學軍,在2019(十一屆)上海水業熱點論壇上做了“城鎮排水管渠檢測與修復技術研究”主題演講,分享了上海市政院近幾年研究的多項關于城鎮排水管渠檢測與修復技術。
以下為譚學軍現場發言內容:(根據現場發言整理,未經本人審閱)
譚學軍
譚學軍的演講內容主要基于以上海市政總院為牽頭單位承擔的排水管渠方面的國家重大專項課題(城市排水管渠數字化診斷、清淤設備及修復材料產業化(2015ZX07309-001))的研發成果展開。課題主要圍繞排水管渠精確檢測、疏通處理和原位修復,開展技術及軟件研發、裝備開發、工程示范、標準編制和產業化推廣應用。從關鍵技術、產品、示范工程和標準編制等方面,推進標準化和產業化;對標國際先進水平,全面提升我國城市排水管渠檢測、清淤和非開挖修復技術的創新發展、工程應用和質量管理水平,支撐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
幾項排水管渠檢測及修復技術設備研究及開發
譚學軍在演講中詳細介紹了課題中研發的幾項污水管渠檢測及修復技術設備,以下為各項技術的詳細情況。
一、城市排水管渠數字化診斷設備產業化
1、技術研發
(1)高清數字攝影測量技術
適用于矩形、方形、圓形等管道(管渠),將管道內拍攝的高清視頻轉化為數字信號進行輸出表達,并能嵌入排水管道智慧管理平臺(如GIS等);
(2)基于圖像像素計算的管渠內壁狀況量化技術
高清數字化攝影攝像利用提取特征點云重建三維模型后,能獲取管道圖像中的缺陷點位、大小等數據。
(3)超聲數字化三維建模技術
通過對不同聲納探頭反射信號強度和精度的研究,將聲納信號的調節功能由模擬濾波提升為模擬濾波和數字濾波相結合;通過控制步進電機精確旋轉,實現聚焦超聲換能器同步旋轉;通過環形掃描,實現自發自收換能器采集管壁剖面圖像。
2、視頻檢測設備開發
視頻檢測設備年生產大于30套,具有比較領先的技術參數:
(1)高清數字攝影鏡頭,分辨率達到200萬像素,靈敏度≤0.1Lux,高于現行的行業和地方標準(30萬像素和靈敏度≤3Lux);
(2)2芯傳輸電纜,重量等方面優于傳統的6芯傳輸電纜,(單次檢測)長度達到2000米,并改進電纜盤、爬行器和主控器性能,實現無線控制和傳輸功能;
(3)自主研發配套軟件,實現數字化三維建模和缺陷量化計算,減少人工判讀造成的主觀誤差。
視頻檢測設備
3、超聲數字檢測設備開發
超聲數字檢測設備年生產大于30套,許多技術參數也優于行業其他設備:
(1)適用最大管徑6000毫米,125mm范圍的分辨率小于0.5mm,每密位均勻采樣點數量800個,高于現行的行業和地方標準(>250個);
(2)生成二維管壁橫斷面圖、二維管壁縱剖全景展開圖和三維管壁模型,三種視圖聯動;
(3)自動檢索管壁橫斷面輪廓、測算沉積深度、寬度、沉積面(體)積,并標識沉積物區域,量化分析檢測結果;
(4)實現聲納和視頻共纜檢測。
聲納檢測設備(左)、聲納和視頻共纜檢測設備(右)
二、城市排水管渠清淤與處理設備產業化
除了排水管渠的數字化診斷設備,譚學軍還介紹了城市排水管渠清淤與處理設備,詳細情況如下:
1、技術研發
(1)污泥抽吸技術
有效吸程可達15m-20m,優于國產同類真空吸污車6m-10m的吸程范圍。
(2)污泥沖刷技術
污泥高速沖刷的壓力達到20MPa、流量大于250LPM,優于國產同類沖洗車壓力15MPa左右和流量小于200LPM的水平。
(3)多級分離技術
實現通溝污泥多級有機物、無機物的清洗、分離、壓濾和尾水處理,填補國內排水管渠污泥處理處置空白。
2、一體化車載成套設備開發
一體化車載成套設備年生產量大于15套,擁有多方面的優勢:
(1)壓力沖刷和真空抽吸共同作用的有效吸程可達20米;
(2)污泥高速沖刷的壓力達到20兆帕、流量達到400升/分鐘;
(3)配備多級過濾水處理系統,尾水含有污泥顆粒直徑不超過200微米。
一體化車載成套設備樣車
3、處理站成套設備開發
處理站成套設備已在武漢、常德、漯河、宿州、上海等地建成通溝污泥處理站10余座,與其他設備相比,它具備以下幾方面的優勢:
(1)形成50m3/h、100m3/h標準系列管渠污泥處理站成套設備;
(2)污泥處理站處理后渣料含水率低于30%;
(3)尾水經過泥水分離處理后懸浮顆粒粒徑最小可達200微米。
編輯:徐冰冰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