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偷拍视频,天天射天天添,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网站,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首頁 > 新聞 > 正文

傅濤:環境產業如何應對“提質增效”?

時間:2019-08-20 09:13

來源:中國水網

作者:李曉佳整理

評論(

導讀:“環境產業已經進入了提質增效的時代。”在2019(第十一屆)上海水業熱點論壇上,E20環境平臺董事長、首席合伙人;清華海峽研究院生態中國創新中心主任;《兩山經濟》作者傅濤以“兩山思維下的提質增效”為主題,在兩山思維的指導下,系統解析了環境產業如何應對提質增效。

以下內容根據傅濤現場發言整理:

1566264337301754.png

傅濤

新時代下產業提質增效的六大背景

論壇現場,傅濤從環境產業目前所處的背景出發,詳細分析了環境產業的現狀。

第一,發展進入換擋期,產業需要潛水前進。

“中國迎來了改革開放的40周年,雖然成就舉世矚目,但帶來的壓力也很大。”傅濤表示,由于外部環境充滿了很多不確定性,如經濟的不確定因素等,造成改革越來越難,開始進入深水區。與其他行業相比,環保行業的環境還是相對樂觀的,但也絕不能坐享其成,因為改革進入深水區后,就意味著產業已經失去了可以摸著過河的“石頭”,到了潛水前進的關鍵期。

目前中國經濟已經開始深度轉型,正是發展的換擋期,產業的動力因素在發生深刻的變革。傅濤認為,目前的要素流轉速度在不斷下降。他用“蓋子理論”來形容目前所處的換擋過渡期。如果比喻中國有十個鍋,其實只有五、六個鍋有鍋蓋。過去三十多年,中國經濟都呈現了兩位數的增長,經濟運轉快,大家都覺得自己是有蓋子的。一旦經濟下行,資金流轉變慢,就暴露了缺蓋子的鍋。如同擊鼓傳花,一部分沒有蓋子的企業就會面臨嚴峻的考驗,甚至破產。近兩年就已經有十幾家環保上市企業置換了實控人。這就印證了,沒有哪一個行業可以在粗放的路徑上走得遠。

環保行業本質上講是環境公共服務行業,行業的甲方是地方政府或工業企業,行業的甲方原來一直是在被動性的釋放需求。原來產業內的企業基本上只是追求最低成本、最快速度,達到排放標準即可。

隨著城市發展模式和工業轉型模式的變化,以及環保督察力度的加大等等,使得行業的兩大甲方,從原來被動環保到主動環保,也深刻地影響著產業的供給。傅濤強調,這就需要產業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

第二,產業戰略完全居于國家戰略驅動之下。

去年底,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的意見》,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已經是新時代國家重大戰略之一。在此背景下,各個城市也開始陸續并入到這一戰略之中,點狀的城市發展,已經逐步走向鏈接,如“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重大戰略的啟動。傅濤強調,任何城市和產業都不可能跳開宏觀戰略而獨立生存。城市之間不再是單點的自我發展,而是手牽手一起協同發展。這一趨勢讓環境管理從根本上打破傳統的行政區域分割,有利于實現區域聯動的綠色發展戰略。

以此為基礎,我們會發現,每一個行業的戰略都在考慮國家的戰略目標。“綠色”恰是所有國家戰略的本底,所以一方面我們在突破重大戰略,另一方面也在強調綠色發展,強調不搞大開發,要做大保護。傅濤認為,這就決定,我們不能按照成本中心的思維對付綠色發展的戰略,也不能用點狀市場的思維來布局。

第三,生態環境仍然上升到政治高度。

盡管目前我國經濟下行帶來很大的壓力,但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仍然將污染防治作為三大攻堅戰之一。生態環境仍然上升到了政治的高度,習近平總書記也強調,要保持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的定力,不動搖、不松勁、不開口子。環境需求仍在持續釋放。

第四,政府支付意愿加強,但支付能力萎縮。

傅濤強調,盡管中央層面不斷加碼生態環境建設,不斷強化監管和督察,但地方政府的支付能力卻在逐步衰減。由于經濟轉型帶來的影響,經濟風險的控制力在加強,稅收貢獻成為地方政府財政收入的主要部分,2018年全年為企業和個人減稅降費約1.3萬億元,2019年計劃減輕企業稅收和社保繳費負擔近2萬億元。對于大部分城市來說,能夠自由支配的財政收入變少,能夠用于環境支付的部分就更少之又少。部分城市已經出現寅吃卯糧的現象,開始收明年、后年的稅。

因此2019年的兩會上,李克強總理也反復強調,政府要準備好過苦日子了。由此傅濤表示,這樣的背景就促使環境市場模式的轉型,簡單依靠政府支付所支撐的環境產業是不牢靠的。

第五,環境產業資本套利的時代終結。

環境股的下跌,就是單一政府支付上市估值模式的終結。

編輯:徐冰冰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sf85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水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