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特別感謝深圳市深水水務咨詢公司的張偉先生,2017年,深圳黑臭河道治理急需占地小,工期短,效果好的生化處理技術,我抓住這個機會找到他尋求合作,由于他良好的專業判斷力,大膽地采用了我們的RPIR技術,在深圳的四聯河源頭控源截污項目上建立了第一個RPIR的應用案例。這個案例雖然只有1萬噸的日處理量,但在深圳起到了非常好的示范效果,項目在建設速度、調試時間、出水標準,補水后的河道景觀改變上都標志著黑臭河道的治理步入了一個新階段。(相關閱讀→ “RPIR快速生化+加磁高效沉淀”在調蓄池提標改造中的應用)
隨后,我們抓住了河道源頭控源截污的機會,與深圳市廣匯源環境水務有限公司,深圳天健集團,深圳碧園,廣州華浩,深圳瀚洋等不同企業合作,建立了一個又一個此類項目。到目前為止,深圳絕大部分此類項目都采用了RPIR快速生化工藝。可以說,這項技術為深圳的黑臭河道控源截污做出了突出貢獻,也為清研環境的發展贏得了機會。感謝在場的和不在場的客戶代表們,是你們的大力支持和緊密的合作給了清研環境新技術展示優化的機會,清研環境將不懈努力持續為你們帶來更好的技術更優質的服務。(相關閱讀→ RPIR技術在流域排口溢流污染分散處理中的應用)
目前,清研環境和RPIR快速生化污水處理技術已經在行業有一定的影響力,市場也不僅僅局限在深圳,合作伙伴也遍布全國各地,已建成以RPIR為核心生化工藝的污水處理設施日處理能力已經超過100萬噸。由于清研環境有了一定的收益,也便可以支撐公司圍繞RPIR開展了一些新的研究和探索,后面陳福明教授也會發布一些新的研究成果,我這里就不再多講。(根據清研環境首席科學家陳福明教授的介紹,清研環境研發團隊認為更高效的水處理技術和工藝應該具備如下特點:第一,少用時。也就是停留時間短;占地面積小;水力停留時間短、設施投資省。第二,少耗能。包括工藝節電、回收能源,帶來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提高。第三,少加化學品。包括絮凝劑、除磷劑、碳源、清洗劑、消毒劑等,以避免增加環境成本。第四,少剩余污泥。剩余污泥處置成本高昂,污泥問題不解決也影響著污水廠的正常運行。清研環境現在和未來的技術和工藝研發均是圍繞此等方向展開)。
我想說的是,清研環境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公司,我們也都是一些普普通通的科研人員,能有今天的發展,還是有一些經驗可以總結,有一些啟示可以思考的。特別是,上次聽了何繼善院士的講話,我更加覺得科技成果的產業化,特別是工程技術成果的產業化,雖然從技術研究開始,以工程應用結束,但過程卻涉及科學原理的探索、技術產品的發明、工程建設實踐乃至管理優化和資本支撐,最終科學、技術、工程、管理和資本殊途同歸,一起齊心協力,才能實現以技術服務產業,以產業服務社會的理想。這也就是我們召集學術界、技術界、產業界和投資管理界各位專家學者到這里交流的主要原因。
我也特別想趁各位專家學者和產業界朋友歡聚一堂的機會,和大家一起思考探索,像清研環境這樣的技術型企業,未來的快速發展的出路在哪里?清研環境截止到目前取得的發展是一種偶然的機會呈現,還是必然的趨勢?為了避免像很多技術創新型企業那樣轟轟烈烈的開始,又凄凄慘慘的死亡,我覺得我們有必要提前做一些準備,在技術的研發儲備上,在團隊建設上,在管理上,在客戶合作上,我們更應該識于微時,預見未來,我們要持續挖掘客戶當下和未來一段時間急于解決而沒有被完美解決的需求,不斷創新,拿出更優的解決方案。我們要圍繞客戶價值構建自己的團隊,完善內部控制,改善技術產品,提升品牌影響力。
也希望各位在坐的產業界同行朋友多多的提出需求,在座的專家學者們,能夠給我們出謀劃策,幫助我們一起思考一下如何才能在未來的技術探求中走在正確的路上,尋求一種長期高效發展之道,為行業貢獻更多先進的技術裝備和優質的服務。
感謝五年來對清研環境的發展給予支持、幫助、鼓勵和關注的各位領導前輩專家客戶朋友們,清研環境才剛剛走過五個年頭,五歲的孩子還需要精心的培養,五歲的清研環境也剛剛揚帆起航,我們深深知道,單靠我們自己做不了什么事情,我們需要聯合業界的各位前輩專家同行朋友們一起,從一件件小事開始,去為水環境治理這項偉大的事業貢獻力量。謝謝大家!
——劉淑杰(2019.8.02)
編輯:王媛媛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