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辰介紹,我國目前污泥處理處置技術單一,大多僅經過簡單濃縮和脫水處理就進行填埋;技術路線不完善,以污泥最終安全處置為導向的科學處理技術路線體系尚未形成;資源化利用率低,生物質能未有效資源化利用。亟待構建以最終安全處置和資源化利用為導向的技術路線體系,提升污泥治理頂層設計水平。
而唐建國也指出了目前我國排水管道存在的主要問題:污水直排、河湖水倒灌、雨污錯接混接、地下水等外水入滲、溢流污染、工業廢水不達標納管。
“相較國際上的做法,我國污水處理工藝在設計、運行、管理等環節存在系統性缺陷。”王凱軍指出,在此基礎上,國外一些國家增加了節能減排的新要求,一些國家即將實行磷回收。歐洲在上述領域已進入設施階段,完成了工業化戰略布局,相比之下我國又落后了十年以上。由于污水處理的系統性缺陷,導致我國在節能減排、溫室氣體削減、資源回收等方面差距逐漸拉大,漸行漸遠。
目前,污水處理提質增效已經有了明確的時間表,時間緊、任務重。很多環保企業和地方政府都在積極地實踐和探索。
如以長江大保護為契機,上海市政院與三峽集團以城鎮污水處理為切入點,在安徽蕪湖“先行先試”,對污水處理提質增效的系統技術進行深入探索,并獲得具有創新性的管網管理經驗。通過“摸清家底—數據平臺—精準修復—高效運維”一套完整的管網管理體系,達到污水廠提質增效的效果。
相關閱讀:
由E20環境平臺與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城投污水處理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2019(第十一屆)上海水業熱點論壇”將于8月16-17(周五、周六)在上海建工浦江皇冠假日酒店浦江宴會廳舉辦,論壇現場,將對上文實踐案例中的管理體系進行系統分享。同時,本屆論壇以“聚焦污水提質增效 探討系統技術應用”為主題,河長制如何有效推進?如何通過提標改造提高出水質量且降本增效?污泥的資源化如何發展?城鎮污水處理的提質增效應如何達成?管網如何做到有效運營維護?環境治理體系下的監測系統將如何發揮其功效?等一系列水務行業熱點話題也將在論壇現場給出答案。報名請掃描如下二維碼↓↓↓,或撥打:黃先生:010-88480403、13141454809
編輯:王媛媛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