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由中國人民大學低碳水環境技術研究中心、E20環境平臺主辦,以“探尋農村污水治理新階段方向與機會”為主題的“2019(第五屆)環境施治論壇”在北京舉辦。
論壇上,備受業界關注的“2019年度村鎮污水處理優秀案例”評選結果正式揭曉,高科技環保企業碧水源憑借其一流的膜技術設備、成熟的運營管理模式、良好的污水處理效果等優勢,成功入選2個項目,分別是入選鄉鎮污水治理優秀案例的“四川省德陽市壽豐河截污干管工程、中江縣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項目等四個項目”,入選農村污水處理優秀案例的“北京市昌平區2016年農村站點污水處理項目”。本次評選共選出27個優秀案例,碧水源是唯一一家成功入選2個案例的企業。
據了解,該評選活動已成功舉辦四屆,本屆評選采用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進行綜合評定。評選借助網絡投票打分的同時,邀請行業內知名專家,結合污水處理效果、設施的適應性、設施的運營成本、大眾感知度等維度進行綜合評價。最終分別評審出“2019年度鄉鎮污水處理優秀案例”、“2019年度農村污水處理優秀案例”,入選企業代表著村鎮環境治理效果的行業標桿,揭示了產業發展趨勢。
作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關鍵一環,村鎮污水治理開始成為水污染治理領域的主戰場。與傳統市政污水處理相比,村鎮污水治理由于普遍具有地形復雜、村戶分散且無統一規劃、管網收集系統不健全、水量不穩定、技術參差不齊、穩定達標難、運營管理難等痛點,處理率遠低于市政污水,“污水靠蒸發”現象普遍。
據悉,作為最早一批進軍村鎮生活污水處理市場的高科技環保企業之一,以及全球一流的膜設備生產制造商和供應商之一,碧水源在該領域擁有領先的技術優勢、裝備制造優勢和豐富的實踐經驗。
CWT(智能一體化污水凈化系統)即是碧水源針對村鎮水環境治理因地制宜而開發的拳頭產品,具有模塊化、智能化、運輸便利、安裝快捷、高效節能、無需專人值守等特點,其核心技術采用了碧水源曾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的MBR膜工藝,可將生活污水穩定處理至優于國家一級A排放標準,不但解決了水污染問題,經處理后的出水還可直接回用于景觀、綠化、洗車和建筑沖廁等,實現了污水資源化利用。目前,該產品已在北京、天津、 湖北、廣東、云南、江蘇等全國多省市的鄉鎮建設水環境治理中應用近上萬套,已成為當前國家解決村鎮污水治理痛點的主流設備之一。
碧水源2019年度鄉鎮污水治理優秀案例簡介
德陽市壽豐河截污干管工程、中江縣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項目等四個項目
參與環節:投資-建設-運營
項目概況:本項目總投資約23億元,
主要內容包含:
1、德陽市壽豐河截污干管工程:華強湖南側-綿遠河污水處理廠,全長26公里,總投資約為40000萬元;
2、中江縣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項目:擬建污水處理廠73個,近期日處理污水18000立方,遠期日處理污水25000立方;
擬建配套管網項目40個(規劃一級管網222公里,二級管網600公里,三級管網1000公里),總投資約為96427.74萬元;
3、羅江區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項目:擬建污水處理廠8個,近期日處理污水10000立方,遠期日處理污水15000立方;擬建配套管網項目2個(規劃一級管網55公里,二級管網70公里,三級管網117公里),總投資約為15981.45萬元;
4、綿竹市城鎮污水處理設施配套管網項目:擬建配套管網項目5個,規劃管網長度208.8公里),總投資約為83080萬元。
項目技術工藝概述
1、技術工藝名稱:CWT-MBR工藝
2、工藝原理:使用膜分離技術取代傳統活性污泥法的沉淀池和常規過濾單元,將膜分離和生物技術有機結合,使HRT和SRT完全分離。具有高效固液分離性能,同在生化池中形成超高濃度的活性污泥濃度,使污染物分解徹底。
3、工藝特點
(1)出水水質好,水質穩定;
(2)設備集成化,占地面積小,運輸方便;
(3)模塊化結構,可任意組合,安裝快捷;
(4)運行成本低,適應范圍廣;
(5)APP智能遠程控制,無需值守。
廠區照片或主要設備照片
碧水源2019年度農村污水治理優秀案例簡介
昌平區2016年農村站點污水處理項目
參與環節:工程總包+運營
項目概況:該項目總設計處理水量為775 m3/d共26個站點,全部為半地埋式農村站點,基本工藝為AAO+MBR。出水標準為北京地標A類標準。項目總投資約1010萬元,委托運營期8年。
項目技術工藝概述
1、技術工藝名稱:AAO+MBR工藝
2、工藝原理
使用膜分離技術取代傳統活性污泥法的沉淀池和常規過濾單元,將膜分離和生物技術有機結合,使HRT和SRT完全分離。具有高效固液分離性能,同在生化池中形成超高濃度的活性污泥濃度,使污染物分解徹底。
編輯:徐冰冰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