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2019(第十七屆)水業戰略論壇上,2018年度(第十六屆)水業企業評選各大獲獎榜單隆重揭曉。評選歷時兩個多月,綜合E20評審團、專家評審團、媒體評審團三大評審團的意見,從市場業績、新聞關注度、投融資能力、創新能力、品牌能力、企業家與團隊六大維度進行綜合評定,最終評選出“2018年度水業十大影響力企業”等多個榜單,中環水務最終位列“十大影響力企業”第三名,這也是中環水務自成立以來,連續十六年登榜的最佳成績。
從榜單數據來看,中環水務2018年的新增總規模處于水業第一梯隊。同時,近年數據顯示,中環水務在業務上的擴張速度穩步增長,同時效益也在穩步增長。
國家統計局原局長、陽光資產首席戰略官邱曉華在論壇發言時指出,2018年,是中國經濟發展史上困難最多、挑戰也最突出的一年。他表示,進入2019年,中國經濟的困難期還沒有結束,受國際國內多種因素的影響,當下的中國經濟依然還處在下行的通道。但與此同時,總體上是在挑戰中“穩中求進”。而中環水務堅持的 “謹慎擴張”的發展戰略正與這種大環境相契合。
榜單之上的是一目了然的數據,而榜單數據之外,是更為豐富的,擁有央企地位的中環水務,在肩負社會、行業責任,擔當前行中精耕細作,穩健發展的故事。
壹
戰略升級:在水務產業鏈上的橫縱向擴張
在2018年底《英才》雜志的專訪中,中環水務董事長王堤曾表示,中環水務發展的焦點不僅在市政水,還包括了工業廢水、農村水污染、流域治理等領域。在這些領域,中環水務已經交出過優秀案卷——中環水務湖州砂洗城工業廢水項目。為確保技術方面可靠性的同時降低運營成本,減輕園區企業壓力,最終實現園區可持續發展,中環水務經過多方考察比對,在國內率先大膽引進了在歐盟和美國獲得專利的VFL技術(垂直流迷宮)。該項目被新華社等主流媒體,作為長江經濟帶典型項目,以題目為《“大染缸”的水清了——太湖南岸吳興砂洗印花行業轉型記》文章進行深度報道。文中指出,僅砂洗印花企業向園區集聚后污水集中處理,每年可減排污水100萬噸,減少COD排放量180噸,極大減少進入河網水體的污染物,周邊河道水質明顯改善。
貳
長江保護項目:可見可觀的業務增量
在論壇的“領跑企業戰略之道”環節,中國節能長江保護事業部主任趙友民應邀做主題發言,重點介紹了央企在長江大保護中發揮的作用,分享了中國節能踐行長江經濟帶污染治理主體平臺責任、共抓長江大保護的工作經驗。目前,中國節能依托沿江11省市178家專業子公司的項目經驗和資源優勢,全面參與長江大保護工作。自主體平臺明確后,中國節能已與浙江省、衡陽市、麗水市、湖州市、咸寧市、徐州市、新余市等7個省市簽署了“共抓大保護”戰略合作協議。而這些項目的水治理部分將會由中環水務負責。目前,整個沿江126個地市,中環水務已經調研過80多個了,現在正在梳理各個地方的項目需求。以成功簽約貴陽市貴醫和六廣門污水處理廠項目為例,該項目是中國節能重點針對供排水、河流綜合治理等方面與貴陽市展開合作的第一個水處理項目,所建設的全地下式污水處理廠,其施工難度為業內罕有,是中國節能發揮技術、管理與資本優勢的集中體現。
叁
區域一體化:大水務格局的運行通道
近年來,中環水務以區域化市場開拓戰略為引領,以蚌埠中環水務有限公司(下稱“蚌埠中環”)為平臺,充分發揮蚌埠中環屬地、品牌優勢,全力輻射周邊水務市場,打造蚌埠區域水務一體化格局,取得了良好效果,目前蚌埠區域水務一體化格局基本建立。截止目前,蚌埠區域由中環水務直接或間接控股的供排水項目公司共有6家,日制水規模近70萬噸,污水處理規模近40萬噸。而完成區域內水務項目的收購,僅僅是中環水務區域水務一體化戰略的第一步,中環水務著眼于打通大水務格局的運行通道,形成項目間互聯互通,區域項目“同頻共振、同軸共轉”,使區域所有項目形成整體,
肆
并購:或將成為中環水務的擴張主流
在水網給出的入選理由中,評價中環水務是:內涵增長與外延擴張齊頭并進,加速拓展市場增量。繼續鞏固主營市政水務業績,不斷開拓市場增量;完成中節能水務板塊整合同時,積極探尋優質資產并購重組,穩步實現規模增長,正式開啟IPO進程;踐行央企社會責任,共抓長江大保護,深入開發水務項目。就上市問題,在論壇的總裁對話環節中,中環水務總經理彭云清表示,自2018年下半年開始,公司在為上市做足準備,積極拓展多元化的融資渠道,從而降低自身的財務運行成本。
中環水務董事長王堤也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上市之后,并購可能成為中環水務擴張的主流。
伍
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之道
中環水務對于規模的擴張持有十分謹慎的態度。在水業戰略論壇上,中環水務總經理彭云清強調,我們在擴張上比較克制和謹慎,也一直堅持采取自身滾動的內涵式發展和并購重組擴張這兩種方式有機結合”。彭云清表示,中環水務雖然起步時間很早,但成立多年以來,一直堅守定力,以此保持良好的運行和現金流的穩定。2018年,在環保行業整體環境并不樂觀的大環境下,公司仍然保持了相對穩定和健康的運行態勢。
在目前環保行業的高壓態勢之下,達標排放已經成為企業關鍵性的生存之道之一?!疤貏e是污水處理,如果超標排放,就會造成上千萬甚至是幾千萬的增值稅不返還,這對企業來說是滅頂之災?!彼赋?,企業一定要堅持高質量發展。作為大型水務央企,中環水務一直堅持提升內部的運行管理,例如打造智慧水務和進行無人值守廠站的改造,不斷地提升項目的運行質量。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