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囪:高度約為150 m;
污泥焚燒爐(流化床型):300 t/日;
污泥碳化爐(回轉窯型):100 t/日;
余熱鍋爐(水管式):10.3 t/h;
汽輪發電機:2500 kW
03 大阪平野污泥處理
平野污水處理廠的污泥處理工藝為濃縮→消化→脫水→熔化或碳化。污泥固體燃料化設施采用200~350℃的低溫碳化技術,制成的固體燃料具有發熱量高、低臭氣的特點。每天可處理脫水污泥150 t,制成的燃料送往火力發電站,與煤炭混合燃燒用于發電。
污泥消化脫水的過程中產生高濃度氨氮的脫水分離液,平野污水廠采用厭氧氨氧化(Anammox)進行處理,可以有效除氮,同時降低電力成本和化學成本。
04 福岡西部污泥處理
福岡西部污水處理廠采用AO工藝,污泥處理工藝:濃縮→消化→脫水→焚燒,污泥的焚燒灰可以用作水泥原料、道路鋪裝材料、透水磚等,脫水液中添加鎂形成MAP顆粒(30%的磷酸、5%的氮、15%的鎂),可以作為化學肥料使用。
對我國的啟示
01推進技術開發
日本非常重視技術的創新,在污泥處理處置行業研發和應用多項創新技術,例如東京都在排水系統方面先后制定了“經營計劃2004”、“經營計劃2010”和“經營計劃2016”主要是進行技術創新研發。
02追求可持續性發展
日本政府在循環可持續戰略的指引下,推進資源節約和環境影響小的可持續性發展的措施,包括采用溫室氣體削減技術、可再生能源技術,在污泥處理處置方面重視能源的階梯利用和資源的重復利用。東京都政府于2010年制定了防止全球變暖計劃“地球計劃2010”,計劃要求在2030年要實現比2010年減少30%二氧化碳排放的目標;2014年東京都制定了基礎能源計劃“聰明計劃2014”。
03 強化各方合作
為了實現更高效地業務運營,日本很多污泥處理廠采用了PFI(Private Finance Initiative),即私人主動融資,提高管理和技術能力。各部門合作推進困難中國污泥處理與處置困境的癥結所在,不同部門間協作困難。而日本部分地區污泥處理處置是直接采取市長負責制,簡化了部門間的合作管理。
04 重視宣傳教育
日本政府在環保宣傳和普及方面投入很大精力,污泥處理廠廠區環境建設得非常怡人,通常設置對外開放的展示廳,加強對市民環保意識的宣傳。
參考文獻:
http://www.metro.tokyo.jp/chinese/index.html 東京都
http://www.city.yokohama.lg.jp.c.sj.hp.transer.com/kankyo/ 橫濱市環境創造局
http://www.city.fukuoka.lg.jp/doro-gesuido/ 福岡市道路和下水道局
https://www.city.osaka.lg.jp/kensetsu/ 大阪市建設局
https://www.jiwet.or.jp/archives/research_pub/annual 日本下水道新技術機構
http://www.gesui.metro.tokyo.jp/ 東京都下水道局
編輯:王媛媛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