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為了貫徹落實深圳市委市政府《關于促進科技創新的若干措施》(深發〔2016〕7號)精神,根據《深圳市科技研發資金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公示了2018年第一批企業研究開發資助計劃擬資助企業的名單及金額,鐵漢生態獲得研發資助資金1000萬。
2018年第一批企業研究開發資助計劃擬資助企業名單
據了解,鐵漢生態一直以來都通過加大研發投入確保企業核心競爭力,搶占企業發展的制高點,僅2016至2017年公司承接的研發項目累計獲得政府專項資助資金3360.2萬元。此次除鐵漢生態獲研發資助資金1000萬外,鐵漢山藝獲得研發資助資金66.9萬,鐵漢一方獲得研發資助資金44萬,鐵漢人居獲得研發資助資金24萬,表明公司及分子公司的綠色科技研發得到了政府的高度認可與大力支持,將強力推動公司研發團隊和研發能力建設。
土非土新型立體綠化基質實驗室
此次資助將助力“深圳綠”變得更綠。近年來,“深圳綠”已經成為深圳這座城市的一個標簽,讓深圳這座“創新之城”擁有了“生態家園”的美譽。今年1月8日,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編制的《深圳市立體綠化實施辦法》正式實施,2019年全市計劃新增立體綠化20萬平方米。
鐵漢生態依托深圳市立體綠化輕型基質研究工程實驗室,現已研發出“土非土”新型立體綠化基質并順利投產,此次資助將推動該新型立體綠化基質擴大產能,更高效地為深圳的大街小巷披上綠衣,助力城市“綠色蝶變”。目前,鐵漢生態的立體綠化作品已經有深交所、華潤置地、前海自貿區、僑城坊等。2019年1月2日下午,深圳召開了全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由鐵漢生態牽頭的“立體綠化新技術研發及產業化應用”項目,榮獲深圳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植物研發實驗室
此次資助將助力深圳大力推進污染防治攻堅戰。今年是深圳水污染治理決勝年,到2019年年底前,深圳要全面消除黑臭水體。
鐵漢生態持續投入植物研發,重視和發揮草本植物在生態修復、自然生態系統中的獨特功能和作用,將草應用到城市河流及公園湖泊等黑臭水體治理中,以清水型水生態系統構建技術凈化水質,包括底泥處理改良、沉水植物凈化系統構建、水生動物和微生物調控系統。鐵漢公司研究人員表示,沉水植物修復污染水體已在相對靜止的微污染湖泊水體成熟應用。沉水植物修復方法因其處理效果好、建設運行成本低、能耗少等優點,已經成為河道等邊界條件更為復雜的環境修復工程的一種新措施和發展方向。
生態修復技術研發實驗室
此次資助將強勢推動公司加快研發能力建設。近年來,鐵漢生態承擔國家、省市級科研項目30多項,自主立項課題50多項,并獲批建立廣東省鐵漢生態院士工作站、廣東省生態修復技術工程實驗室、廣東省鐵漢生態研究院、廣東省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鐵漢)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深圳市生態修復生物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深圳立體綠化輕型基質研究工程實驗室等。公司獲資助的研發項目包括中南鎘砷污染農田綜合防治與技術示范、水蝕風交錯區高效植被構建及景觀配置技術研究、西北干旱荒漠區煤炭基地生態安全保障技術、西南高山亞高山區工程創面擬自然人工促進植被構建技術等國家重點研發項目,這些研發項目在全力推進“建設美麗中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文明建設的大背景下意義重大,是生態修復行業發展的基礎,將進一步延伸到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推廣鏈條,在引領生態科技發展、服務國家生態文明建設中持續不斷作出貢獻。
當前,深圳正朝著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方向前行,努力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范例,奮力開創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新局面。鐵漢生態將大力激發科技創新,加強前瞻性布局,發揮“將生態技術與環境藝術完美融合”的核心競爭力,為深圳綠色發展提供更多極富環保創新理念和科技含量的綠色科技,積極助力大灣區的綠色發展,努力將大灣區打造成更具全球競爭力的生態樣板。
相關閱讀:
深圳“四個千億”支持民企發債專項計劃落地 鐵漢生態首家“嘗鮮”
編輯:王媛媛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