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進入規范發展階段以后,更加強調以運營為核心,以績效為導向。那么,這對于各類社會資本而言,提出了更高的運營能力要求。真正具有相關技術能力、運營經驗的社會資本將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對于跨界而來的基建央企們,也需要嚴加防范,警惕風險,注重自身運營實力的提升。
比如,葛洲壩進軍環保領域僅僅3年時間,迅速成為環保標桿。葛洲壩集團董事長聶凱表示:“葛洲壩集團進軍環保市場,靠的是技術創新、多板塊協同發展和強大的投融資能力。”
雖然走得穩健從容,葛洲壩在環保這步棋上也相當謹慎。不久前,葛洲壩在戰略上作出了些調整,撤銷了PPP事業部,進行了職責的調整,要聚焦項目的收割,聚焦現有訂單的實施和交付,來加強正向現金流。
當越來越多的基建央企進入水環境治理領域,傳統環保企業如何適應新的趨勢,央企又將有何新的戰略布局?3月22日、23日,“2019(第十七屆)水業戰略論壇”現場,將邀請大咖共探相關話題,敬請關注。報名參會請點擊文末“網站專題”。
編輯:程彩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