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偷拍视频,天天射天天添,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网站,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首頁 > 新聞 > 正文

兩會聲音 | 堅定走好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

時間:2019-03-20 09:46

來源:中國水網

作者:趙凡

評論(

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探索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李克強總理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加強污染防治和生態建設,大力推動綠色發展,讓人民群眾享有美麗宜居環境。

如何探索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2019年的全國兩會上,政協委員以及人大代表聚焦綠色發展紛紛建言。

習近平主席


要探索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李克強

加強污染防治和生態建設 大力推動綠色發展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日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說,加強污染防治和生態建設,大力推動綠色發展。綠色發展是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必然要求,是解決污染問題的根本之策。要改革完善相關制度,協同推動高質量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原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世錦

轉變并提升對綠色發展的理解 把綠色發展作為一種增長動力

把綠色發展作為一種增長動力,與對綠色發展的理解直接相關。在傳統認識中,通常把綠色發展等同于污染治理、環境保護,理解為對傳統工業化模式缺陷的修補或糾偏。事實上,綠色發展是與傳統工業化模式相競爭并可能獲勝、更具優越性的一種新發展模式,將會帶動巨大的消費、創新和經濟增長新動能。

要轉變并提升對綠色發展的理解,逐步形成全社會的新共識;加快推動生態資本度量、核算、交易;積極探索并形成綠色發展的行動目標和激勵機制等。

全國人大代表、天津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溫娟

聯建聯防聯治 提升百姓幸福感

2018年,天津與北京、河北攜手聯建聯防聯治,持續不斷努力,天更藍了、地更綠了、水更清了,百姓的綠色幸福感明顯增強了。

京津冀區域整體環境空氣質量和引灤入津入境水質有了持續明顯的改善。結合進一步加強生態環境聯建聯防聯治,溫娟建議,要加強陸海統籌,河海聯動,在環渤海三省一市設立統一的協調管理機構。將天津中心城區和濱海新區之間736平方公里的綠色生態屏障、875平方公里的濕地納入京津冀東部生態走廊,構建首都東南部綠色生態屏障,拱衛首都,與雄安、承德協同共建京津冀生態“綠肺”。

全國政協委員、青海師范大學校長劉同德

協同加強三江源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培育綠色發展新動能

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重托,保護好母親河,僅靠源頭省份力量薄弱,難以為繼,必須樹立流域生命共同體理念,按照受益補償原則,充分調動起全流域的力量,開展流域省份協同保護、共建共享。為此建議,制定行動計劃,將三江流域協同保護三江源共建共享機制作為加快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文明制度改革的重要內容,納入國家戰略加以推進。同時,構建協同機制,從設立流域生態環境協同保護機構、搭建流域生態環境監管一體化平臺、健全流域生態環境協同保護標準等方面入手,協同加強三江源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培育綠色發展新動能。

環境保護與經濟增長可以相得益彰。我們決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必須穿‘新鞋’、走‘綠道’。

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生態環境廳廳長徐恒秋

保護生態環境和發展經濟有機統一、相輔相成

加快建設綠色江淮美好家園,必須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集中攻堅、久久為功。注重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加大生態環境監管執法力度;不斷深化生態環境領域改革,繼續完善“互聯網+”和生態環境大數據系統建設,實現排污單位自動監控設備“安裝、聯網、監管”三個全覆蓋,對重點排污單位及第三方運維單位實施及時有效自動監管;加快構建完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體系,推動主體責任和監管職責落實到位,加快形成齊抓共管生態環境保護的良好局面,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江淮。

全國政協委員、貴州大學林學院院長丁貴杰

堅持以綠色發展理念引領生態文明建設

貴州要堅持以綠色發展理念引領生態文明建設,繼續實施好“藍天、青山、碧水、凈土”保衛戰。

在工業生產方面,要管控好企業生產過程排出的廢氣、廢水、殘渣等,使其真正通過處理后再排放。去年,貴州在全國率先實施磷化工企業“以渣定產”,即改變過去以市場銷售定產的觀念,將企業廢氣、廢渣等控制在一定范圍內,以此倒逼企業有效解決污染排放等問題。在農業生產方式上,繼續推動農藥、化肥減量使用。在造林植綠方面,更加注重樹種的組成、林種的配置,加大對現有林的管護。

12

編輯:趙凡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sf85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水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