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游勸榮
設立長江生態法院 為“共抓大保護”提供堅強的司法保障
在武漢設立長江生態法院,促進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的司法保障。
設立長江生態法院是理順長江流域生態環境資源管理保護體制的迫切需要,是實現“大保護”的重要舉措,也是實現“共抓”的重要途徑。長江經濟帶包含12個省市,涉及長江流域上中下游,左右兩岸以及干流、支流。水體是流動的,長江經濟帶的環境污染案件經常出現污染發生地與損害結果發生地不一致的情況。而目前12省市之間對于長江生態環境資源的司法保護仍處于“九龍治水”、各自為政的情況,相互的銜接和協調不足,特別是跨行政區域的環境資源案件管轄常常出現“爭著管”或“不愿管”的現象。設立長江生態法院,集中統一行使長江流域環境資源類案件的管轄權,有助于理順長江流域生態環境資源管理與保護體制,確保全國人大常委會擬制定的《長江保護法》等涉長江環境資源保護法律法規的統一實施,統籌推進水污染治理、水生態修復、水資源保護。
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周洪宇
加快制定長江保護法 解決“九龍治水”問題
建議加快推進長江保護法立法進程,以立法解決長江保護面臨的“九龍治水”等問題,以法治手段為長江流域的保護和開發設置“高壓線”,促進流域經濟社會改革與轉型。
應明確這部法律的立法定位,使之成為長江大保護的根本之法 。我國涉水法律一共有四部,分別是水法、水污染防治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擬制定的長江保護法應明晰與四部涉水法律的不同側重點,這應是實現該法法律立法功能和目標的首要任務。還要嚴格法律責任,健全流域執法監督,通過建立健全聯合執法機制等,加強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岸線、采砂等方面的執法監管力度。
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發言人張業遂
2019年將制定長江保護法
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全面依法治國的要求,對立法工作提出了新課題、新任務。全國人大常委會將堅持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著力提高立法質量。
要推進四方面立法工作,其中之一就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領域的立法。他表示,2019年將制定長江保護法,為保護長江提供堅強的法制保障。并且,今年的立法計劃已初步擬訂,將根據本次大會代表們提出的意見修改完善后及時公布。
全國人大代表、南京市市長藍紹敏
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
必須堅定不移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致力把長江南京段打造成為綠色生態帶、轉型發展帶、人文景觀帶、嚴管示范帶。
【專題報道】2019年全國兩會:堅持生態優先和綠色發展,統籌經濟與環保協同發展
相關閱讀:
編輯:王媛媛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