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江駐點“一二三”》文中,提到長江駐點人員有規定動作和自選動作之分,自選動作突出地方特色和亮點,充分顯示駐點工作人員的開拓、創新能力,容易理解。至于為什么必須有規定動作?就必須多解釋兩句了。
相關閱讀:長江駐點“一、二、三”
在共抓長江大保護的召喚下,有生態環境部、發改委“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行動計劃”作指導,有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推進視頻會的八個重點領域、重點問題形成一批標志性成果的指示,都是要在“共”字上做文章,形成合力,瞄準目標。長江駐點工作則是在共同形成合力的進程中提供科技支撐的小分隊,為了讓科技支撐也形成合力,規定動作是基礎,強調共同完成長江水質目標管理系統和初建長江大保護大數據平臺是第一年目標,按此目標進行空間分解、任務分解、時間分解、經費分解,這就是規定動作的由來。
長江駐點工作形成合力的標志是58個駐點城市首先實現互聯互通,各城市駐點工作進展及時上傳、問題及時提出、需求及時反應,有關城市數據庫與長江大數據系統相連,城市水質目標管理系統顯示作用,駐點工作計劃獲得專項技術支持和總體指導,這些都有賴規定動作。
長江駐點工作為決策服務的要求是126個參與1+8工程的城市,全部工作進展、基礎數據也應與長江大數據系統相連,形成智慧決策,包括黑臭水體整治、工業園區設施整治、污水處理設施整治、飲用水源地專項行動的效果、效益信息,以及排污口排查整治,“三磷”排查整治,綠盾,清廢等專項行動的污染源量化控制信息,都應全覆蓋、全收集,與水質目標管理系統相結合,為部、省、市三級領導提供決策支撐,這也依托于規定動作。
長江駐點行動要建成的長江大保護大數據平臺,一方面要為58個駐點城市和126個1+8專項行動城市建立行動指揮、系統收集、智慧決策系統,另一方面要為長江干流江湖系統建立水質目標管理技術支撐系統,第一步融合800個控制單元空間分布、重要湖泊流場、濃度場模擬系統,收集長江干流水文資料、生態流量、入河排污口、國控斷面、省控斷面監測資料。第二步將企業或區域用水量、排水量匯總,形成節水決策子系統;將企業或區域排水量、排污量、治污措施數據匯總,形成總量控制決策子系統;將排污口、納污能力、水質監測斷面數據匯總,形成水質目標管理子系統。第三步利用126個城市1+8行動數據、58個駐點城市各子系統數據、長江干流江湖三大決策子系統,完成節水優先、達標優先、生態優先三項優先決策支持,形成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的技術支撐工具。這也是規定動作匯總后的成果。
長江駐點工作把一支鐵軍建設、一個大數據平臺、一套水質目標管理系統作為首次戰役,其中規定動作決定首次戰役成敗。因為鐵軍不在駐點城市扎根、不把基礎數據上傳,就沒有大數據平臺,數據庫就成了死庫,也就不可能成就水質目標管理系統,從下至上的合力系統發生斷裂就會造至從上至下的系統支持效果減弱,最終使首次戰役的成果打折扣,所以圍繞規定動作編制的實施方案是長江大保護大數據平臺和水質目標管理系統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按質論價、按任務撥款的依據。
請一定記住一支鐵軍必須有共同意志,才有共同動作,吃透規定動作,形成合力,長江大保護大數據平臺和長江水質目標管理系統就一定能成為標志性成果,為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做出科技支撐貢獻。
相關閱讀:
編輯:王媛媛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