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南省海口市美蘭區,有一條2.1公里長的小溪——鴨尾溪,曾經是住建部和環保部公布的黑臭水體之一,并且是重度黑臭。早在2007年,海口市就針對鴨尾溪出臺了綜合治理方案,并且專門撥款數千萬元進行治理,然而這之后的將近十年時間里,這條小溪的黑臭情況依然差強人意。
2016年2月,央視新聞直播間及新聞以《鴨尾溪:讓人望而卻步的臭水溝》為題,曝光海口市鴨尾溪水質污染嚴重問題,引起海口市委、市政府高度關注。
治理前的鴨尾溪
針對鴨尾溪存在的問題,海口市緊急尋找創新治理辦法。2016年5月,海口市就6個水環境綜合治理PPP項目進行招標,項目涉及海口市城區五個區31個水體的水環境整治,治理的總投資約37億。
海口市城鎮內河湖水環境綜合治理PPP項目明確了治理目標:2016年8月底前,鴨尾溪及白沙河消除黑臭;2017年11月底前,各水體的主要水質指標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V類標準;2018年11月底前,各水體指標達到或優于《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V類標準。
這個項目招商伊始,就吸引了53家企業表達競標意愿。經過激烈競爭,中國葛洲壩集團中標項目中最大的美蘭區標段:海口市鴨尾溪、東坡湖等10個水體水環境綜合治理PPP項目。在項目重點的消黑除臭施工的部分,葛洲壩集團引進了由北京佳業佳境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微生態活水直接凈化工藝技術設備。使用該工藝的目的是達到長期凈化水體的效果,實現“治養”結合。
微生態活水(HDP)直接凈化工藝以生物接觸氧化法為基本原理,通過特殊的設備和材料,在污染水體內部構筑高效的微生物凈化體系,利用微生物分解有機物來維持生命活動的生存方式,進而對水體進行深層次生物凈化。這種布置在水體內的生化系統相當于水體的免疫系統,極大地提升了水體的自凈能力。
微生態活水(HDP)直接凈化工藝的三大核心:
(1)微生物凈化
提供特殊的微生物載體材料,優先利用本土微生物,對其培養、馴化后移植到特殊微生物載體材料上,快速增加優勢菌的數量,讓其占主導地位;微生物群體附著于生物載體表面呈膜狀,生物膜上的微生物通過與水接觸,對水中污染物進行轉移、轉化及降解,實現水質凈化。
(2)廣域曝氣
HDP工藝解決了低成本造流和全流域曝氣的難題,在曝氣的同時又能營造龐大水流,利用了能量轉換原理,消耗同等電力能營造出比普通水泵大幾十倍的水體流量,在水中形成水平循環水流,隨著循環水流將富氧水體帶到河湖的各個角落,實現廣大水域的低成本曝氣。
(3)死水活化與傳質改善
HDP工藝在曝氣的同時還在水中營造龐大的水平循環水流,這可以使整個水面形成循環水流,促使死水活性化,既能促使溶解氧充分擴散,避免出現死水腐化現象,也能促使污水與生物膜的反復接觸,提升傳質效果。
圖:HDP工藝原理示意圖
負責該項目的葛洲壩集團項目部總工程師余國華表示,微生態活水直接凈化工藝技術設備與傳統設備相比具有場地無機房、無管網、無土建等優點,可直接鋪置到水體中,平均50至60米布置一臺,運營管理也較為方便。它還具有穩定、低耗、耐沖擊,維護方便等特點,養護水體效果較為明顯。
在參與企業共同努力下,經過為期2個月的清淤、應急潔污、應急活水等流程后,鴨尾溪等水體水質明顯好轉。“重度黑臭”的海口鴨尾溪,從 “曝光河”如今成為清波蕩漾的“點贊河”。根據海口市生態環保局監測,2018年全年鴨尾溪水質穩定在地表水Ⅴ類標準,如今的鴨尾溪仍然風采依舊。
鴨尾溪治理前現場圖片
鴨尾溪治理后現場圖片
治理后的鴨尾溪,清波蕩漾
相關閱讀:
編輯:王媛媛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