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偷拍视频,天天射天天添,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网站,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首頁 > 新聞 > 正文

趙華林:重大轉折點下,環境產業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

時間:2018-12-17 09:52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李艷茹

評論(

  對于參與環境保護工作的30年時間,國務院國資委副部長級干部、原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趙華林認為,這是段“激情燃燒的歲月”。這段時間,趙華林見證了固廢領域管理治理的全過程,參與《巴塞爾公約》、《斯德哥爾摩公約》《鹿特丹公約》等文件談判,作為政府間的環境談判代表等,積累了對環境產業的多維度思考。12月13日,在“2018(第十二屆)固廢戰略論壇”中,針對行業現狀及發展方向,趙華林向與會人員分享了他的觀點。

image.png

趙華林

  本文內容根據嘉賓發言內容整理。

  環保產業面臨重大轉折點

  毫無疑問,環境保護產業正處于重要的轉折點。以前,五萬多家良莠不齊的企業“一窩蜂”做環保,都可以賺到一些錢,現在則到了從“有沒有”到“好不好”轉變的時候;以前,靠人脈就可以拿到項目,現在到了從高速發展向高質量增長轉變的階段。產業到了調整與整合時期,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

  趙華林認為,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類似于汽車中的動力系統和制動系統。當今時代,汽車評判標準已不在動力系統,而在制動系統。環境保護的好壞可以看作社會運行好壞的標志。對于二者的辯證關系,趙華林解釋:“經濟結構和發展階段是第一性的,它決定了環境質量的階段。有什么樣的經濟結構和發展階段,就有什么樣的環境結果。環境管理能夠促使結構調整,促使經濟更好的發展。最終,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p>  在此轉折點,環境產業迎來重要機遇:國家對環境保護的重視前所未有,管理與治理體系已比較完善;從人民的生態利益出發,生態文明建設、兩山論成為黨和國家的首要戰略、政治意愿;以嚴格的法律、法規為依據,三個十條,藍天保衛戰、綠水保衛戰,建設美麗中國;以中央環保督察為核心手段進行強監管,以區域、流域環境質量改善為導向,以綠色金融、PPP等多種財政與金融措施為支撐,環境產業必將迎來廣闊的前景。

  今年以來,金融環境強監管帶來巨大壓力,無論對經濟還是環境產業,均產生重大影響。為防范金融風險,中央各部門出臺很多措施,以資管新規為標志,使得各方資金一下子收緊。在此過程中,多家民營受到重創。趙華林則認為:“政策調整的初衷是為了防范金融風險,降低地方政府的潛在債務和央企的杠桿。國家不會想讓民企受傷,仍然希望民企能夠得到良好發展?!?p>  盡管如此,在強監管壓力下,一些發展中的困難逐漸暴露。監管要求運行、設施、投入都要到位,而散、小、亂依然是當前產業基本特征。企業普遍缺少核心競爭力,技術趨同、模式趨同,缺乏創新,缺乏優秀的管理團隊。同時期,央企、國企大量進入,帶來的競爭加劇了行業的震蕩。

  種種壓力下,需求上升為產業帶來轉型升級的挑戰。趙華林總結:“環境監管沒有創造一般性基于末端治理的市場需求,傳統的大規模末端治理供給市場基本飽和,遺留下來的60%的生態環境問題,都是難啃的硬骨頭,如黑臭水體治理,農村環境治理、地下水污染,VOCS治理等。這些問題都亟待技術創新,需要系統化的供給能力和模式創新,促使環保產業走向系統化?!?p>  趙華林指出,國際形勢同樣不容樂觀。中美貿易摩擦情況下,美國加息和縮表。資金回流美國。美國的股市也在下跌,但總體尚可。可以判斷,美國正在頂端往下走,中國是在底端往上走。

  環境產業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

  在行業轉型升級時期,環保企業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趙華林認為,創新是核心?!扒皫啄旰芏啻笃髽I有錢任性,自己沒有做多少創新。現在企業踏踏實實搞創新的不多,希望企業一定要擔負起這一社會職責,提高環保企業和產業的生產效率,向品牌化、高端化進軍?!贝送?,企業還應積極采取信息化、智能化的改造,提高管理團隊的專業化水平,提高供給水平,提供綜合性的、整體的解決方案。同時,國家還要從金融上考慮支持環保產業,但也應有所限度。

  在產業結構層面上,趙華林認為,國企、民企融合發展,對于行業至關重要。當前,44%的央企涉足環保產業,120家央企,涉足生態環境產業的央企有53家,幾乎覆蓋了產業的所有細分領域,包括中節能、光大國際、三峽集團、葛洲壩、中車等等。央企涉足環境產業,一部分原因是出于政治需求和國家需要,有責任守護綠水青山和生態文明。目的是為國家的生態文明建設起到牽引作用,帶動整個環境產業的轉型與升級,提高效率,培育國際一流的企業。

  不可否認,央企具有不少民企不具備的優勢。如良好的政企關系、跨區域的整合能力、較強的產業延展性、投融資優勢等。同時,央企也存在“一窩蜂”的現象,在環境產業上有待形成合力。如同行業競爭惡化、非主營業務叢生、重復投資等現象,導致發展分散、協同效應不強。國務院國資委在2018年下半年工作會議上指出,要持續推動環境產業資產整合,更加注重重組質量效果,加快推進內部資源重組。

  對于國企與民企的競合形態,趙華林認為,整合、融合、聚合是重要方向,二者應當互相促進,共同發展,為生態文明建設做出貢獻。他表示:“環保企業和其它行業的民營企業一樣,都是自己人,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在新形勢下,我認為最好的辦法是搞混合所有制,發揮民營企業的活力及央企的優勢。從資金、政策等方面關注支持和幫助民企度過難關,讓民企從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轉變,促進產業上下游協同、細分市場劃分,發揮民營企業在第三方治理和環境服務業上的創新作用。”

更多詳細內容請點擊2018(第十二屆)固廢戰略論壇專題報道

手機端請掃描二維碼查看~

blob.png

編輯:劉影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sf85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水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