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 第一屆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產業協同發展論壇在重慶舉辦。論壇上,E20環境平臺、長江上游地區行業協會及相關單位,共同簽署了全面參與長江大保護,建立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產業協同發展機制的框架協議。
黨的十九大后,堅定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信心。作為新時期重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生態環境產業的發展將有力推動“綠水青山”到“金山銀山”的實踐落地。
長江經濟帶是中國最發達的生態環境產業聚集地,聚集了全國生態環境產業總規模的40%以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是關系國家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長江經濟帶發展必須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
因此,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大發展就更需要建立競爭有序,合作頻繁的良性產業發展生態圈。E20環境平臺作為環境領域縱深服務生態平臺,積極響應生態文明建設工作,踐行推動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產業的大發展。
今年5月,重慶市環境保護產業協會、四川省環境保護產業協會、貴州省環境保護產業協會、云南省環境保護產業協會、成都市環境保護產業協會、E20環境平臺等單位就共同發起了,建立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產業協同發展機制的“重慶倡議”。
本次框架協議的最終簽訂,也是在“重慶倡議”基礎上進行的。
E20環境平臺首席合伙人、《兩山經濟》作者傅濤表示,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產業協同發展合作機制是一個面向社會和面向未來的機制設計,是新時代應運而生的機構,尤其是很好地借鑒了如今“一帶一路”、上海合作組織等一些中國主導性的做法,再加上長江經濟帶這個大主題,這一機制的建立對綠色發展和協調發展的意義重大。
12月7日,第一屆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產業協同發展論壇現場,協議各方也就如何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在長江大保護中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進行了廣泛交流和深入探討,并達成了5點共識:
共識一:保護長江是國家重大戰略,生態環境產業作為生態環境事業的供給側,必須擔當共抓大保護的具體職責,必須擔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實踐者。作為中國生態環境產業最聚集的地區,長江經濟帶萬家生態環境企業肩負著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修復長江生態和促進地方經濟綠色發展的歷史使命。
共識二:區域協同是產業發展壯大的必然要求,突破行政區劃壁壘,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是長江大保護的必然要求。有必要建立對話協商和統一行動機制,把自身發展放到協同發展的大局之中,實現錯位發展、協調發展、融合發展,合力發展。
共識三: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參與是生態環境產業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是完成長江大保護目標任務的必然要求。協議各方將致力于開放平臺建設,爭取政府支持,集聚各界力量,規范行業秩序,讓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產業成為名副其實的戰略性新興產業。
共識四: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進程中,行業協會必將在服務、咨詢、溝通、監督、公正、自律、協調等各項職能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將樹立“一盤棋”思想,建立共商機制,通過協商決定合作規則與協同行動;建立共建機制,共同建立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產業發展研究機構,研究共同關注的產業發展基礎性問題;建立共贏機制,建立公平開放透明的生態環境產業一體化市場,推進長江大保護工程的順利實施。
共識五:創新是推動產業發展和大保護任務完成的第一推動力。在多邊合作空間巨大的背景下,協議各方將把推動產業體制、機制、模式和技術創新放在協同發展框架的核心位置。
簽約儀式上,協議各方也表示,希望能凝聚共識,共同譜寫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產業大發展、大繁榮的新篇章。
附:發起設立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產業協同發展機制19家創始單位名單(排名不分先后):
1.中國長江生態環境集團有限公司
2.云南省環境保護產業協會
3.貴州省環境保護產業協會
4.四川省環境保護產業協會
5.重慶市環境保護產業協會
6.湖北省環境保護產業協會
7.湖南省環境保護產業協會
8.江西省環境保護產業協會
9.安微省環境保護產業發展促進會
10.浙江省環境保護產業協會
11.江蘇省環境保護產業協會
12.上海市環境保護產業協會
13.成都市環境保護產業協會
14.武漢市環境保護產業協會
15.杭州市環境保護產業協會
16.南京市環境保護產業協會
17.寧波市環境保護產業協會
18.重慶日報
19.E20環境平臺
編輯:王媛媛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