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頭單位:市規劃局
責任單位:市城市管理局、住房城鄉建設委、國土資源局、發展改革委、環保局、工信委、林業局,各城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
21. 深入開展城市清潔行動。按照“全面動員、全民參與、全域覆蓋”的要求,依據河南省清潔城市行動標準及實施細則,廣泛發動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街道辦事處、社區、居民小區等,每周至少開展一次全城大掃除,全面清理整治各類衛生死角、盲點,確保城市清潔全覆蓋。開展城市控塵計量考核,通過技術手段準確衡量各縣(市、區)城市保潔工作。城市區、各縣(市)建成區平均降塵量不得高于 6 噸/月·平方公里。
牽頭單位:市城市管理局
責任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委、環保局、交通運輸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
22. 嚴格施工揚塵污染管控。2018 年底前,建立全市施工工地動態管理清單。將房建、市政、拆除、公路、水利等各類施工工地揚塵污染防治納入文明施工管理范疇,建立揚塵控制責任制度,將揚塵治理費用列入工程造價。嚴格落實房建、市政、拆遷、道路、水利、綠化等各類工地“七個100%”防塵措施,即施工現場 100%圍擋、現場路面 100%硬化、物料堆放和裸地 100%覆蓋、出入車輛 100%沖洗、渣土車運輸 100%密閉、土方開挖濕法作業 100%落實、5000平方米以上工地視頻監控和在線監測設施 100%安裝。將揚塵管理工作不到位的不良信息納入建筑市場信用管理體系,情節嚴重的,列入建筑市場主體“黑名單”。城市拆遷工程全面落實申報備案、會商研判、會商反饋、規范作業、綜合處理“五步工作法”。各類長距離的市政、公路、水利等線性工程,全面實行分段施工。
牽頭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委
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城市管理局、水務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
23. 強化道路揚塵污染防治。出臺獎補政策,加大財政投入,構建“大中小兼有、噴沖掃俱備、高中低適配”的城市道路保潔裝備體系,不斷提高機械化清掃率。2018 年城市區及縣城主干道機械化清掃率達到 100%,城市建成區和縣城主次干道采取機械化清掃保潔的路面達到“雙 10”考核標準(道路每平方米浮沉量不超過 10 克,地面垃圾存留時間不超過 10 分鐘)。2019 年,城市建成區和縣城主次干道、城鄉結合部、背街小巷采取機械化清掃保潔路面達到“雙10”考核標準。加強對繞城國省高速公路、國省干線公路的揚塵清掃清洗力度,洛界高速公路每兩日至少清掃 1 次,繞城區國省道干線公路每日至少清掃 2 次,協調省高速管理部門做好其他高速公路的道路保潔工作,有效減少繞城和環城國省高速公路與國省干線公路的起塵量。嚴格渣土車輛規范化管理,實行建筑垃圾從產生、清運到消納處置的全過程監管。
牽頭單位:市城市管理局、交通運輸局
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
24. 推進露天礦山綜合整治。2018 年 10 月底前,全面完成露天礦山摸底調查。加強露天礦山的監管,對違反資源環境法律法規、規劃以及污染環境、破壞生態、亂采濫挖的露天礦山,依法予以關閉;對污染治理不規范、排放不達標的露天礦山,按照“一礦一策”制定整治方案,依法責令停產整治,整治完成并經相關部門組織驗收合格后方可恢復生產,對拒不停產或擅自恢復生產的依法強制關閉;對責任主體滅失的露天礦山,要按照“宜林則林、宜耕則耕、宜草則草、宜景則景”的原則,加強修復綠化,減少揚塵污染。全市原則上禁止新建露天礦山建設項目。
牽頭單位:市國土資源局
責任單位:市環保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
25. 加強秸稈綜合利用和氨排放控制。堅持堵疏結合,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全面加強秸稈綜合利用,到 2020 年全市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 92%。切實加強秸稈禁燒管控,強化縣(市、區)政府及鄉(鎮、街道)秸稈禁燒主體責任。建立網格化監管制度,加強衛星遙感、藍天衛士系統及無人機等應用,嚴防因秸稈露天焚燒造成區域性重污染天氣。禁止露天焚燒生活垃圾、枯枝落葉和雜草。減少化肥農藥使用量,增加有機肥使用量,實現化肥農藥使用量負增長。提高化肥利用率,強化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提高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減少氨揮發排放。
牽頭單位:市農業局
責任單位:市畜牧局、城市管理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
26. 嚴格煙花爆竹禁限放管控。加快《洛陽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修訂工作,落實縣級以上城市建成區禁止銷售、燃放煙花爆竹要求。公安、交通運輸、安監、供銷部門要指導督促各縣(市、區)加強經營、運輸、銷售等源頭管控,規范煙花爆竹銷售網點管理。
牽頭單位:市公安局
責任單位:市環保局、安全監管局、交通運輸局、供銷社,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
27. 加強餐飲油煙監管。按照《河南省餐飲業油煙污染物排放標準》(DB41/1604—2018)、《河南省餐飲油煙污染防治管理辦法》(豫環攻堅辦〔2018〕122 號),監督餐飲服務業經營單位完善油煙凈化設施,對餐飲油煙實施收集凈化,實現餐飲油煙達標排放。
牽頭單位:市城市管理局
責任單位:市環保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
(五)實施重大專項行動,有效減少污染物排放
28. 打好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
(1)突出重型柴油車治理。加強柴油貨車生產銷售、注冊使用、檢驗維修等環節的監督管理,建立“天地車人一體化”全方位監控體系,實施在用汽車排放檢測與強制維護制度。不達標重型柴油車安裝尾氣后處理裝置,配備實時排放監控裝置,并與環保部門聯網。開展專項執法檢查,在我市主要城市道路開展入境重型柴油車尾氣檢測,在大型物流園區、貨物集散地、車輛(集中)停放地以及重點用車企業等對重型柴油車開展執法檢查。對未按規定加裝、更換污染控制裝置的,依法責令改正并進行處罰,對入境我市的重型柴油車予以勸返。強力推廣車用尿素,市內高速公路、國道和省道沿線的加油站點必須銷售合格的車用尿素;在加油站點逐步設立固定“加注式”尿素供應設施,保證柴油車輛尾氣處理系統的尿素需求。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