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市“6條8段”(春柳河2段、周水河、泉水河2段、周水河北支線、凌水河、大化明溝和金家街干渠)黑臭水體按照“控源截污、內源治理,活水循環、清水補給,水質凈化、生態修復”的基本技術路線,根據各河段狀況,通過實施污水截流、河道清淤、水質凈化、中水造景、生態修復等工程進行了綜合治理,基本解決了水體黑臭問題,提升了河道景觀,美化了河道環境。
(十三)反饋問題:質監部門2014年以來仍新注冊每小時10蒸噸以下的燃煤鍋爐1465臺,違反《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明確的原則上不再新建每小時10蒸噸以下的燃煤鍋爐的規定。
整改進展情況:達到序時進度,持續整改。
全省質監部門對2014年以來新注冊每小時10蒸噸以下燃煤鍋爐進行逐臺核實,剔除其他燃料鍋爐及2014年以前注冊的鍋爐后,共計1152臺(城市建成區內102臺)。截止目前,重新核對后的全省1152臺違規注冊燃煤鍋爐已基本完成注銷工作,正在陸續關閉淘汰。
省質監局明確對國務院或地方政府明確限制新建的燃煤鍋爐,實行“三個一律”,即一律不得接受施工告知、一律不得辦理使用登記、一律不得實施安裝監督檢驗,并嚴格落實燃煤鍋爐監管職責和相關監管要求。
沈陽市出臺了《關于按期完成2014年以來新建10噸及以下燃煤鍋爐使用登記注銷工作的通知》,要求有關部門必須按時、保質、保量地完成注銷工作。大連市建立了“大連市2014 年以來仍新注冊每小時10蒸噸以下的燃煤鍋爐明細”臺賬。
(十四)反饋問題:環境法制意識淡薄。一些地市為追求短期經濟利益,對環保法律法規置若罔聞,屢屢突破底線上馬項目,違法違規問題突出。
整改進展情況:基本完成整改,長期堅持。
沈陽市為提高各級領導干部環境保護法律意識和依法行政水平,將環境保護法律法規政策納入各級黨校和社會主義學院培訓內容。嚴格落實“三線一單”的環評審批制度,對不符合國家法律法規規定和產業、技術政策的項目,堅決不批。對布局不合理、不符合環保要求的,堅決不予批準。
大連市將修訂《大連市環境保護條例》列入2018年地方性法規審議項目。邀請專家對依法行政、環保法制等方面進行培訓,充分利用“大連干部在線學習”平臺,開設環保相關課程,促進環保法制培訓常態化。按照《大連市人民政府關于發布大連市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2017年本)的通知》規定,對于國家產業政策規定的限制類項目,嚴格控制項目審批、核準。根據《大連市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實施細則(試行)》進行責任追究,全市共問責44人。
鞍山市以市委黨校為載體,對全市各級領導干部開展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培訓,2017年累計在9個班次講授專題課《做好環境保護,建設美麗鞍山》《霧霾帶給我們的思考》,400余名學員接受了相關培訓。對違法違規建設項目建賬立卡,責令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依法予以取締。撫順市要求各級黨委(黨組)把環境保護法律作為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主要內容,并向各級領導干部發放了《習近平關于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論述摘編》。全市劃定生態保護紅線總面積5709平方公里,占全市國土總面積的50.62%,并嚴守紅線約束,嚴控各類開發活動。本溪市將是否跨越生態保護紅線作為涉及自然資源開發利用礦山企業項目的審批要件。2017年,對明山區、溪湖區原主要黨政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開展離任審計試點。丹東市開展了建設項目“回頭看”,再次清查出環保違規項目132項,已完成環評手續131項。營口市加強建設項目事中事后環境管理工作,啟動隨機抽查檢查對象和隨機選派執法檢查人員的“雙隨機”抽查工作。阜新市牢固樹立“紅線”意識,對不符合國家環保產業政策、高污染、高耗能項目堅決不引入。遼陽市下發《關于推進遼陽經濟綠色健康發展 切實把好項目準入關口的通知》,嚴把項目審批關,并組織開展建設項目“回頭看”。鐵嶺市組織全市機關干部參加《生態文明建設的法制化要求》培訓,提高廣大干部法律意識和依法行政水平。朝陽市組織市直黨政機關副縣級以上領導干部開展了“生態文明建設法治化要求”和“環境監管領域如何做到盡職盡責(典型案例分析)”培訓,提高了黨政機關領導干部的生態文明建設法制意識和依法行政水平。盤錦市委黨校組織開展縣處級領導干部生態文明建設、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相關培訓,提高全市領導干部的環境保護意識。葫蘆島市下發了《關于開展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培訓工作的通知》,先后舉辦兩期環境法律法規培訓,強化規劃環評與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聯動機制。
(十五)反饋問題:本溪市政府無視水源地保護有關要求,于2011年起在老官砬子飲用水水源二級保護區內違法設立傳動裝置產業園和玻璃制品產業園,先后引進19家玻璃、鑄造等污染較重企業,其中12家為2013年之后引入,當地發展改革、國土資源、環境保護等部門均違法為其辦理審批手續。
整改進展情況:達到序時進度,持續整改。
2017年10月10日,本溪市政府下發了《本溪市人民政府關于撤銷本溪(小市)傳動裝置產業園和本溪(高官)玻璃制品產業園的批復》,撤銷了老官砬子水源地二級保護區范圍內的兩處工業園區。
2018年7月,觀音閣水庫輸水工程通水。老官砬子水源保護區撤銷前,本溪縣將對涉關19家企業進行持續監管,其中關閉2家、停產整治2家、7家企業制定了限制生產方案,重點監管的8家企業實行一廠一策,7家制定了應急預案,并開展了應急演練。玉晶玻璃廠未予備案,安排專人駐廠監管,落實日巡查、周檢查、月報告制度。《本溪市觀音閣水源地保護條例》已列入立法計劃。
(十六)反饋問題:錦州市在凌河水源二級保護區內違法設立凌北經濟園區,先后建成投產焦化、球團、冶煉、水泥等17個高污染項目,嚴重威脅水源環境安全。雖然遼寧省政府多次協調解決凌河水源保護問題,但有關部門和市縣政府態度消極、行動遲緩,整改工作至今沒有實質進展。
整改進展情況:完成整改。
按照《遼寧省“十三五”封閉地下水取水工程總體方案》要求,凌河水源已列入壓采計劃,待阜新市遼西北供水二期工程正式通水運行后,轉為備用。同時,新水源2號井(日供水規模2.3萬噸)清洗消毒后,有錳超標現象。為徹底解決凌河水源問題,2018年3月1日,錦州市義縣政府與阜新市水務有限公司簽訂了《關于凌河水源轉為工業用水水源及相關改造工程的協議》,新建阜新清河門區生活用水接引工程,將凌河水源轉為工業用水源。4月8日,阜新市完成了清河門區生活用水接引工程,實現供水。4月16日,省政府印發了《遼寧省人民政府關于同意撤銷錦州市阜新大凌河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批復》,撤銷了阜新大凌河飲用水水源保護區。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