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地方標準《 子牙河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標準》發布 ,詳情如下:
前言
為加強對子牙河流域水污染物排放的監督管理,減少污染物排放,改善子牙河流域水環境質量,促進流域內環境、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河北省水污染防治條例》的規定,結合河北省子牙河流域實際情況,制定本標準。
本標準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
本標準由河北省環境保護廳提出并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河北省環境科學研究院、河北正奇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河北工業大學。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馬雄飛、張東生、田在峰、王月鋒、朱靜、吳亦紅、張義明、任芝軍、張愛國。
子牙河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標準
1 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河北省子牙河流域內水污染物的排放控制、監測、實施與監督要求。
本標準適用于河北省子牙河流域內現有排污單位向環境水體直接排放污水的化學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總氮、總磷等五項水污染物的排放管理,以及新(改、擴)建排污單位的環境影響評價、環境保護設施設計、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排污許可及其投產后的上述五項水污染物直接排放管理。
農村生活污水的排放管理執行DB13/2171-2015。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T11893水質總磷的測定鉬酸銨分光光度法
HJ/T70高氯廢水化學需氧量的測定氯氣校正法
HJ/T86水質生化需氧量(BOD)的測定微生物傳感器快速測定法
HJ/T195水質氨氮的測定氣相分子吸收光譜法
HJ/T199水質總氮的測定氣相分子吸收光譜法
HJ/T399水質化學需氧量的測定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
HJ505水質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測定稀釋與接種法
HJ535水質氨氮的測定納氏試劑分光光度法
HJ536水質氨氮的測定水楊酸分光光度法
HJ537水質氨氮的測定蒸餾-中和滴定法
HJ636水質總氮的測定堿性過硫酸鉀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
HJ665水質氨氮的測定連續流動-水楊酸分光光度法
HJ666水質氨氮的測定流動注射-水楊酸分光光度法
HJ667水質總氮的測定連續流動-鹽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HJ668水質總氮的測定流動注射-鹽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HJ670水質磷酸鹽和總磷的測定連續流動-鉬酸銨分光光度法
HJ671水質總磷的測定流動注射-鉬酸銨分光光度法
HJ828水質化學需氧量的測定重鉻酸鹽法
DB13/2171-2015農村生活污水排放標準
《污染源自動監控管理辦法》(國家環境保護總局令第28號)
3 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污水wastewater
在生產與生活活動中排放的廢水的總稱。
3.2排污單位pollutantdisgingunit
向環境排放污染物的企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
3.3直接排放directdisge
排污單位直接向環境水體排放水污染物的行為。
3.4新(改、擴)建排污單位new(rebuilding、extending)pollutantdisgingunit
本標準實施之日起,環境影響評價文件通過審批(或備案)的新(改、擴)建排污單位。
3.5現有排污單位existingpollutantdisgingunit
本標準實施之日前,已建成投產或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已經通過審批(或備案)的排污單位。
3.6單位產品基準排水量benchmarkeffluentvolumeperunitproduct
用于核定水污染物排放濃度而規定的生產單位產品的污水排放量上限值。
4 水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
4.1控制區劃分
根據子牙河流域水污染特點和環境保護要求,將子牙河流域劃分為重點控制區和一般控制區,詳見附錄A。
4.2控制要求
4.2.1自本標準實施之日起,重點控制區和一般控制區內,新(改、擴)建排污單位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按表1規定執行。當新(改、擴)建排污單位下游配套建設人工濕地水質凈化工程且同時滿足以下條件時,下游人工濕地水質凈化工程出水口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執行本標準表1規定:
a)排污單位出水通過管道或排污溝渠全部進入下游人工濕地水質凈化工程;
b)排污單位與下游人工濕地水質凈化工程運營單位相同,或以法律文書的形式明確下游人工濕地水質凈化工程出水超標時的責任主體為排污單位;
c)下游人工濕地水質凈化工程出水口及相關監測設施設備,符合排污口規范化設置和相關規范的規定。
4.2.2自2021年1月1日起,現有排污單位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按照表1規定執行。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