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城市將是中國環境產業發展的主要戰場。”在2018(第十屆)上海水業熱點論壇上,中持水務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翼飛指出,中小城市存在很多大城市里沒有的環境問題,中持股份一直致力于解決這些環境問題,主要聚焦到中小城市環境治理市場,幫助中小城市實現環境夢。
以下為張翼飛現場分享內容:(根據現場發言整理,未經本人審閱):
中持水務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張翼飛
與大城市相比,中小城市環境治理難題更突出:首先,城市化進程快速發展,環境問題容易因無法帶來增值效用,管理優先級不高。其次,環境服務需求多樣且分散,問題復雜,亟需各種環保技術。第三,仍以被動式解決為主要路徑,缺乏系統的規劃設計和綜合解決方案。第四,資金實力有限,限制服務模式及品質保障。
但中小城市相對空間比較緊湊,決策相對集中,可通過一站式服務全面解決環境問題。張翼飛表示,針對中小城市環境治理現狀,中持股份提出了以技術構建系統的解決方案:通過環境調查與咨詢,聚焦市政基礎設施、工業園區、污泥處置、綜合治理等綜合環境問題的解決,從而推進環境生態大建設,讓環境的負資產成為生態的正資產。
在污水處理領域,中持股份始終聚焦在中小城市的工業園區和市政污水兩大領域,幫助政府解決“兩桶水”問題,提供環境與綠色發展的綜合解決方案。
在論壇現場,張翼飛系統的介紹了,中持股份如何助力政府解決“兩桶水”難題。
張翼飛強調,在中小城市工業園區污水處理領域,中持股份的基本思路是,首先要做好工業園區的環境風險防控。其次系統管理遠遠優先于單一的技術。再有,提標后回用減少總量排放。
市政污水處理方面,張翼飛表示,需要重新定于污水廠與城市發展的關系,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實現物質的良性循環,用綜合、系統的思維做好市政污水處理。
在工業園區污水提標改造方面的實踐和思考
中小城市工業園區污水排放總量大,達標及監管任務繁重。“省級工業園區”面臨諸多難題:規劃、發展、招商無前瞻性,投入不足,監管松弛,傳統單一末端治理的措施無法有效解決問題,需要一套綜合、系統的解決方案。
針對這些問題,中持股份堅持三個可持續:“技術可持續”:采用適用性技術,多重措施確保達標,能銜接產業升級;“財政可持續”:通過排污權預售等手段,推動企業排污收費制度的建立與實行,約束各企業的亂排放現象,用經濟手段促使企業實施清潔生產;“管理可持續”:通過“一廠一管、污染溯源”等手段,實現來水穩定、可預期。
中持股份認為,中小城市工業園區污水排放總量大,達標及監管任務繁重。有效控制工業生產對水環境帶來的影響,促進城鎮工業集聚發展并走向良性循環軌道,是解決中小城市環境問題的一項首要任務,其優先級高于黑臭水體和海綿城市。
因此,中持股份提出了工業園區綜合環境服務(IES模式),以防控環境風險、改善工業園區水環境為目標,覆蓋工廠車間→管網收集→污水廠→回歸水環境全流程的一體化解決方案,提供以“基于總量控制的企業排污管理和收費”和“基于可持續的園區污水處理設施委托運營管理”為核心的專業化服務。
IES模式將服務領域延伸至工業園區供水規劃、廢水治理和回收利用的全流程,在技術、管理、資金、制度等不同維度內,協助政府管控整個污染排放和治理鏈條,建立起有效的污染物排放收費機制,最終實現園區水環境治理的統籌化布局、專業化實施和精準化監管。
IES模式可為工業園區提供從檢測評估、方案設計、投資建設到運營管理的上下游一體化服務。通過建立綜合運營管理服務模式,將整個園區作為服務對象并對最終環境質量負責。
中持股份通過IES模式的推廣,實現上下游一體的聯動管理,避免上游企業排污的沖擊負荷影響污水廠運行的難題。園區企業由原來擔心污水超排等問題受罰,轉變為專注于生產,消除了偷排動機,有利于提高核心競爭力。政府由原來上管企業、下管污水廠的忙碌狀態轉變為對第三方運營單位的監管,減輕工作強度,理順管理機制。
張翼飛介紹,目前IES 服務模式已經在河北、河南、江蘇、浙江等地多個項目上得到了成功應用,為當地水環境的改善發揮了重要作用。在生態環境部頒布的《環保服務業試點工作方案》中,也將中持水務作為環保服務業試點單位。中持將進一步探索和實踐工業園區水環境綜合環保服務模式和服務要求。
寧晉工業園區污水廠是中持股份IES的創新實踐案例之一。
在寧晉工業園區污水廠,首先實現企業排污管理,對園區重點9家排污企業“一廠一管”實時監控企業排水水量、水質。控制排污濃度和排水量總量及瞬時流量。同時,實現了異常水量中控監控平臺報警提示:達到設計值80%進行短信提示、超過100%閥門自動控制。
其次,實現企業生產數據對比。企業供水、排水、用電安裝計量儀表,并實現數據傳輸和采集;建立供水、排水、用電量數據對比模型,數據積累,并定期對比分析;數據對比分析結果,定期反饋園區企業。
三是實現了排污權售權,政府授權建立園區排污管理領導小組,負責園區排污統一管理。建立水資源監控管理系統,實現排污權預售管理。
四是實現了企業排水水質監控。園區重點排污企業共計9家設置在線監測儀器,儀器監測種類COD、氨氮、總氮、總磷、水樣預處理器、水樣自動采樣器共計54臺,監測數據實時傳輸污水廠遠程監控平臺。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