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力推農業面源污染綜合防治。圍繞調查摸底,2017年,完成了農業面源污染典型調查和數據更新,今年又啟動了第二次農業污染源普查工作。圍繞監測預警,在全省設立了22個農業面源污染國控監測點,定期開展農業面源動態監測;設立了1028個農產品產地土壤環境質量國控點,開展例行監測工作。圍繞綜合示范,在桐城市開展巢湖流域農業面源污染綜合防治示范區建設,總結出了一整套流域清潔生產技術模式和標準;在肥東、懷遠、阜南等9個縣(區)開展典型流域農業面源污染綜合治理試點項目建設,整縣推進當地農業面源污染防治。謝謝!
合肥日報記者:各位領導好,我是合肥日報記者。請問圍繞建設綠色發展美麗巢湖合肥市做了哪些工作?謝謝。
合肥日報記者提問
王民生:巢湖是江淮大地上的璀璨明珠。2011年4月,時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習近平視察巢湖時要求,安徽省一定要把巢湖綜合治理好。2017年5月13日,省委書記李錦斌專題調研巢湖綜合治理工作,明確提出“建設綠色發展美麗巢湖”這一總體目標。2017年6月6日,省長李國英赴合肥調研巢湖河長制實施情況時指出,要扎實推進巢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今年4月8日,省委書記李錦斌、省長李國英現場督導巢湖生態環境問題整治,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建設重要戰略思想,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快建設綠色江淮美好家園。
合肥市副市長王民生
推進巢湖綜合治理,加快建設綠色發展美麗巢湖,是建設五大發展美好安徽的戰略舉措。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合肥市一直高度重視巢湖綜合治理工作,成立由主要領導掛帥的市環境保護委員會、環巢湖生態示范區建設領導小組、水污染防治領導小組,實行“河長制”,積極探索環保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多措并舉加快建設綠色發展美麗巢湖。
一方面,不斷完善頂層設計。
1、制定了《關于加快建設綠色發展美麗巢湖的工作方案》(20條)。《方案》制定實施后受到省委書記李錦斌的高度肯定并作出批示:“起步快,舉措實,二十條很好,堅持頂層設計,注重科學研判,實施有力有序,力推綠色發展”。
2、出臺了《關于建設綠色發展美麗巢湖的意見》。圍繞綜合治理、生態保護、綠色發展三大目標,系統謀劃6個方面19項主要工作任務,著力把巢湖綜合治理打造成為生態文明建設安徽樣板、綠色發展全國示范,吹響了新一輪巢湖綜合治理的號角。
3、編制了《巢湖綜合治理綠色發展總體規劃》。目前《規劃》初稿已編制完成,樹立了巢湖治理保護三個階段目標:至2020年,流域防洪短板基本補齊,水量調配能力明顯增強,入河污染負荷有效削減,綠色發展空間格局基本形成,實現水環境國控斷面有序達標、河湖水質有效改善、湖區藍藻控制有力、污水排放監管有方,南淝河、十五里河、派河等入湖河流基本消除劣Ⅴ類水體。至2022年(引江濟淮工程建成時),巢湖綜合治理迎來拐點,截污治污體系完善,流域生態環境修復,產業結構調整深化,生態環境好轉,水循環健康,“健康巢湖”目標基本實現。至2035年,與十九大報告提出的“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相一致,巢湖綜合治理取得根本性勝利。
另一方面,切實強化治理措施。
1、扎實推進一級保護區工作。省政府2017年12月30日公布了巢湖流域水環境保護區范圍,合肥市、馬鞍山市的137個行政村(社區)列入一級保護區,合肥市、蕪湖市的66個行政村(社區等)列為二級保護區,流域其他地區為三級保護區;目前已埋設完成一級保護區界樁161個。對一級保護區范圍內的248個項目進行整改,211個小餐飲、5個濕地工程項目整治工作已基本完成。4月20日國家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以《環境保護督察簡報》專報形式,刊載了巢湖流域水環境問題督察整改取得的明顯成效;5月17日中國環境報頭版頭條刊載《合肥積極整改恢復巢湖濕地》,肯定了我市一級保護區保護等工作。
2、突出重污染河流達標攻堅。每月對十五里河、南淝河、雙橋河、派河等四條水體達標方案實施情況進行調度,目前已完工重點項目35項、調試1項、在建18項,4條重污染河流已有2條消除劣Ⅴ類,其中雙橋河水質由劣Ⅴ類好轉為Ⅲ類,派河水質由劣Ⅴ類好轉為Ⅴ類,十五里河水質持續好轉,南淝河氨氮濃度同比有一定幅度下降。印發《合肥市地表水斷面生態補償暫行辦法》,在全省率先實行地表水生態補償,將59個斷面列入補償范圍,今年上半年相關縣市區、開發區需要支付污染賠付金合計4440萬元,獲得生態補償金合計3690萬元。
3、大力削減入湖污染總量負荷。全面提速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和污水管網建設。目前,全市生活污水總處理規模218.5萬噸/日,城區已建成污水處理廠12座,總處理能力為174.5萬噸/日;在建污水處理廠2座,計劃今年底建成;即將開工建設3座,計劃2019年底建成。建成的12座污水處理廠中,已提標改造7座、正在改造2座、開展前期工作3座,清溪凈水廠2017年12月通水運行,望塘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工程加快推進。開展雨污管網混接、錯接、漏接全面排查整治,全市已完成排水管網調查2261公里,查出混接、破損等病害1739處,已整改945處。扎實開展入河排污口整治,全市153個入河排污口立牌與登記建檔已完成,需要進行工程措施整治的116個入河排污口中,目前已完成整治69個。加大巢湖流域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力度,開展巢湖烔煬、包河等5個農業面源污染防治示范區建設。
4、加強生態保護與濕地修復。印發《合肥市濕地保護修復制度實施方案》,清除巢湖湖面臨時旅游項目和設施,恢復了原狀及草坪植被,完成濕地修復面積43.1萬平方米,清退湖面面積4.5萬平方米,恢復岸線1.3公里。環巢湖濕地公園群建設總體規劃通過評審。以33條入湖河流為重點,全面進行濕地普查與規劃;以十五里河、南淝河、兆河、杭埠河等入湖河流、河口及灘涂濕地保護為重點,規劃建設環湖10塊濕地,今年啟動巢湖半島等5個國家級濕地公園試點建設。目前正在推進肥東縣27.6平方公里十八聯圩濕地建設。
編輯:汪茵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