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村鎮居民參與污水處理的積極性普遍不高,對污水處理PPP也缺乏科學的認識,這對項目的良好運行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三、江蘇省村鎮污水處理PPP發展建議
1.加快完善法律制度與監管體系
加快完善江蘇省PPP相關的法制建設,可以為PPP的發展提供有力保障。在加強整體PPP法制建設的同時,也要注意加強在各個領域PPP的法制建設,區別不同領域,建立有針對性的法律規范,在針對污水處理制定法律時,要注意其具有的公益性特征,同時對于村鎮污水處理PPP,要結合村鎮的發展情祝,訂立有針對性的法律條款。
在監管體系方面,要加快建立PPP相應的監管體系,明確各方責任,同時提高企業的準入門檻。污水處理有投資大,周期長等特點,對于資金實力較為薄弱的企業來說,無法很好地承擔起污水處理項目的進行,在選擇企業時,不僅要對資金實力有所要求,也要注意其在污水處理技術方面的實力,這可以在保證初期建設成功的同時,也保證其之后的順利運營。
2.政府要明確自身職責,合理定位
PPP模式的運行,也需要政府正確發揮自身職能,而不是“一賣了之”。這意味政府需要重新定位,正確發揮自己的職責,明確風險分擔機制,實現風險的合理分擔。投資者應該承擔經營活動自身的風險,而經營活動范圍之外的風險,應該交給政府負責,或由政企共擔,讓適合的主體去承擔相應的風險??梢员苊馄髽I過多承擔風險,防止企業的積極性降低。
此外,要依據實際情況來合理制定污水處理費的單價。對于處理費的征收,應建立起相應的征收制度進行統一征收。政府也應加強對項目的相關監管,加強對服務質量與績效、服務價格、資產狀況和設備質量的監管,同時注意監管中各部門的配合,避免監管的混亂。
3.水處理技術單位和投資咨詢單位積極發揮自身作用
村鎮污水處理PPP項目運作方式專業性較強,涉及較多領域,需要制定標準化的交易流程,也需要專業化的人才提供相應的指導。但村鎮政府往往缺少類似人才,因此需要相關專業咨詢機構以及相關水處理技術單位予以指導,保障PPP項目的順利進行。
4.采用“捆綁招標”、“廠網一體化”等創新方式
村鎮污水處理項目規模較小,存在吸引力弱的問題,可采取捆綁招標的方式,這可以增強規模效應,提高項目的吸引力,還可以降低運營成本,減輕財政負擔,同時提高了招商與監管的效率。
2015年,財政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印發的《關于市政公用領域開展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推介工作的通知》指出,城市供水、沉水處理、供熱、供氣、垃圾處理項目應實行廠網一體、站網一體、收集處理一體化運營,而村鎮污水處理PPP項目在進行的過程中,也可以進行廠網一體化,把污水處理廠與排水管網的建設結合起來,提高項目的運行效率。這種創新方式的運用對于村鎮污水問題的解決有重要的意義。
5.加強PPP合作文化的建設
企業、銀行、科研中心、咨詢機構等應加強合作,在污水廠選址時要充分考慮到民眾的想法,尋求民眾的同意。同時,要提高民眾的參與度,讓公眾對PPP模式充分認識與理解,保障民眾的知情權與監督權,這會對PPP的運行起到積極的作用。同時,還可以通過新聞等方式,積極宣傳PPP文化,讓更多的人了解、認識PPP模式。
編輯:汪茵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