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推進水生態修復。
1.打造長江干流和重要支流“最美岸線”。
高起點、高標準規劃,統籌推進水安全、防洪、治污、港岸、交通、景觀等,做到“水美、岸美、產業美”。(牽頭單位:省發改委、省交通運輸廳、省水利廳、省國土資源廳、省環保廳、省工信委、九江市政府;責任單位:相關設區市政府)
2.深入推進河湖岸線綜合整治。
(1)全面摸清長江干流、贛江、信江岸線利用現狀,建立岸線利用項目臺賬及動態管理機制??茖W制定采砂規劃,嚴格采砂管理。(牽頭單位:省水利廳;責任單位:省發改委、省交通運輸廳、省國土資源廳,相關設區市政府)
(2)全面完成長江九江段非法碼頭整治工作,確保全部達標。(牽頭單位:九江市政府;責任單位:省發改委、省交通運輸廳、省水利廳、省國土資源廳)
(3)深入推進沿贛江、信江和鄱陽湖區域非法碼頭整治。推進建立沿江非法碼頭監管長效機制。(牽頭單位:省交通運輸廳、省發改委;責任單位:省水利廳、省住建廳、省國土資源廳,相關設區市政府)
3.加快尾礦庫污染治理和修復。
比照采煤沉陷區治理模式,組織調查摸清底數,掌握全省尾礦總數、分布情況、現狀及對環境影響情況,按照一礦一策的要求推動整治,嚴格整改未按要求治理或者未經批準擅自回采尾礦的企業,依法關閉未完成整改的企業。推動沿岸碼頭、廢棄廠礦及堆積地、現有林地中的“天窗”、裸露地等綠化,大力推進宜林荒山、山地第一條山脊內、平原堤外一定范圍內植樹造林、綠化提升,完成岸線修復,恢復岸線生態功能。(牽頭單位:省國土廳、省住建廳、省交通運輸廳;責任單位、省林業廳、省水利廳:各設區市政府)
4.實施濕地保護修復。
(1)加強濕地保護體系建設。實行濕地資源總量管理,將所有自然濕地納入保護范圍;鼓勵各地創建濕地公園,建立濕地保護區和濕地保護小區,建設一批生態環境優美、生態功能優良的鄉村小微濕地。(牽頭單位:省林業廳;責任單位:省財政廳,各設區市政府)
(2)實施濕地修復工程。建立濕地生態系統損害鑒定評估機制,以國際重要濕地和國家級濕地自然保護區為重點,完成一批濕地保護與恢復工程建設;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緩沖區及國際重要濕地部分關鍵區域穩妥有序推進居民搬遷。(牽頭單位:省林業廳,相關設區市政府;責任單位:省財政廳、省環保廳)
5.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
(1)加強江豚等珍稀水生野生動物及其水生生態環境監測研究,加強鄱陽湖、長江江豚保護區建設。大力改善珍稀候鳥棲息地環境,推進建設省級“候鳥司法保護基地”,推進長江重要物種遺傳基因庫和檔案庫建設。(牽頭單位:省農業廳、省林業廳;責任單位:相關設區市政府)
(2)嚴厲打擊“電魚”等涉漁犯罪行為,開展小流域魚類資源增殖放流,積極推進全省中小河流禁漁休漁。(牽頭單位:省農業廳;責任單位:相關設區市政府)
(三)推進水資源保護
1.全面推進縣級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安全專項檢查整改提升工作,依法劃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并定標立界,堅決依法依規取締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內所有與供水設施和水源保護無關的建設項目、以及二級保護區內所有排放污染物的建設項目。年底前完成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問題整改。推進城市備用水源地建設,加快實施農村飲用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牽頭單位:省環保廳;責任單位:省水利廳、省住建廳、省發改委,各設區市政府)
2.加快省內主要河流、主要湖泊保護和綜合利用規劃編制。(牽頭單位:省水利廳;責任單位:省環保廳、省農業廳、省林業廳、省交通運輸廳、省發改委、省國土資源廳,各設區市政府)
二、以九江江海直達區域性航運中心建設為重點,全面對接長江黃金水道
(四)加快航道提升工程建設。積極配合國家推進長江中游6米深水航道整治,年內開工建設;加快贛江、信江高等級航道建設,全力推進贛江井岡山航電樞紐、信江八字嘴航電樞紐等在建項目建設,年內開工建設贛江萬安樞紐二線船閘、信江航道整治、界牌航電樞紐船閘技術改造等工程項目,確保贛江、信江規劃高等級航道分別在2019、2020年底前建成。(牽頭單位:省交通運輸廳;責任單位:省發改委、省住建廳、省國土廳、省環保廳,相關設區市政府)
(五)推動省內港口聯動發展。加快南昌港總體規劃修編以及贛州、鷹潭、撫州、鄱陽等區域性重點港口規劃編制,加快推進九江港、南昌港聯動發展,支持其他重點港口合理規劃建設,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全省港口體系。(牽頭單位:省交通運輸廳、相關設區市政府;責任單位:省發改委、省住建廳、省國土廳、省環保廳)
(六)加快鐵水聯運設施建設。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作,九江港建設港站一體、運輸高效、信息暢通的港口鐵水聯運系統,力爭年內開工九江港城西港區鐵路專用線,加快推進彭澤、彭湖、瑞昌港區鐵路專用線前期工作,盡快解決鐵水聯運“最后一公里”問題。加快其他重點港口集疏運體系規劃建設。(牽頭單位:九江市政府、省發改委、省交通運輸廳;責任單位:省住建廳、省水利廳、省國土廳,相關設區市政府)
(七)加快提升現代航運服務水平?;窘ǔ删沤竭\服務中心、交易綜合信息(物流)服務平臺,逐步實現與上海、重慶、武漢等航運中心信息互聯互通。支持省內航運企業與長江經濟帶航運聯盟抱團發展。大力發展集裝箱江海聯運,提升我省江海聯運服務功能。(牽頭單位:九江市政府;責任單位:省交通運輸廳、省發改委)
三、加快改革創新,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八)推進長江經濟帶九江綠色發展示范區建設。加快編制《長江經濟帶九江綠色發展示范區建設方案》并報國家審批。全面啟動示范區建設,統籌山水林田湖草開發、保護與治理,在資源利用、產業布局、市場機制、環境監管和責任追究等方面開展探索創新,積極探索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發展路徑,建立“共抓大保護”的生態環境治理新機制、產業綠色發展新模式。(牽頭單位:九江市政府;責任單位:省發改委、省水利廳、省林業廳、省工信委)
編輯:汪茵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