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上一座山戀上一座城,環境產業CEO特訓班七期將走進這座在重重疊疊山巒之上,依山傍建的西部名城——重慶。在這座充滿寓意的城市中CEO特訓班七期將開啟第三次課程。名山似名城,名城亦如人生,重慶這座神秘的城市只有穿過重重迷霧,才能索得其真身。
六月特訓班“以商論道”齊聚重慶,感受“火爐”一般熱辣的重慶文化,熱情、神秘的重慶歡迎著CEO特訓班學員到來。在這個長江和嘉陵江交匯,云天和高樓相接,薄霧彌散,宛若仙境的地方。人和美食一樣,火辣辣的感覺直接抵達人心,直來直去從不繞彎子,端的是豪爽二字。 小吃、火鍋、通街的美女通通都是重慶的標簽,但又不能單獨拿出來代表它,重慶的魅力和彌散的薄霧一樣,是需要時間去慢慢探索的。歷史的偶然性和必然性在這里得到重疊印證。
尋道修心,向佛問“心”看世界
小雨瀝瀝,隨著嫩枝冒綠,窗外儼然一副盛夏光景。環境產業CEO特訓班七期再續“同學情,一生情”,出發美麗山城重慶。向佛修心,尋道于佛法,心懷虔誠走進華巖古剎:青松內外修茂,碧水四面環竹,實乃避暑修心良地也。
天下名山僧占多,華巖寺也不例外。華巖寺位于大老山,又稱待漏山,其山狀如金雞。大雄寶殿就座落在金雞的背上。相傳很久以前,在巴縣跳蹬鄉石林寺后的金雞洞中,住著一對神雞,金光燦爛,碩大如鵬。一日,晴空萬里,天降祥云,它們雙雙飛出洞中,欲覓佳所,筑巢生蛋,繁衍生息。先降落在巴縣魚洞溪后的云篆山上張望,感覺不理想,便飛到巴縣跳蹬鄉的金鰲寺。這便是華巖寺的由來。山中寺廟分為大寺,小寺。大寺莊嚴可度,寺中僧侶焚香而定,分外肅穆;小寺,精巧緊致,宿于華巖洞內,格外清幽。華巖寺建筑別具一格,布局嚴謹,高低錯落,加之青山綠水環繞,使人于自然中頓悟禪機。
佛法曰:“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此行帶領學員入定華巖古剎,也是教學員換一種眼光觀世態,多一種心態渡世間。縱世間萬般苦難,禪意自在人心。一名優秀的企業家,除了敏銳的行業嗅覺,鎮定自若把握全局的心態也是必不可少的,恰巧佛法能夠給予我們一顆淡然處世之心。修心渡行,修心渡行,修而不渡自然算不得佛法,佛法既然能給予我們生活的智慧,自然也能溯本求源,帶領我們回歸人生的本真。“易商尋道 ”將會請來華巖寺住持和國學大師劉善武,于兩天之內窮其智慧經歷,用最質樸的話語擴充企業家心力資本,領略不一樣的禪意人生路。
“三道”在重慶,向著未來出發
寺廟的清幽閑舒總能讓人與重慶的火辣熱情形成鮮明的對比。川蜀的山川流水在造就古剎閑幽和重慶熱情的同時,更多的是給予了當地百姓堅韌豪邁。“尋道”華巖寺“修心”解困惑,看世界看未來,我們的“心”應該是一種怎樣的姿態。
E20環境商學院提出特訓班核心“三道”,在重慶“尋道”華巖寺,繼而“問道”馬桑溪、問道標桿企業,論道實踐,讓CEO特訓班學員在課程學習中把握“商道”,從商業走向資本。“問道”馬桑溪,定位在“兩點”、“兩地”戰略下的重慶環保產業發展之路;新時代長江經濟帶的綠色發展;新時代下的兩山經濟與兩山產業。“問道”地方標桿企業重慶財信,讓我們共同預見未來藍海,探索深入合作機遇,抱團助力發展,開啟新時代,共筑綠色夢。
屆時,環境產業CEO特訓班第七期將于5月31號在重慶開始第三次“商道”課程,在感受熱情似火的重慶當地文化中,接受洗凈鉛華的禪意人生。5月31日相約重慶再續“七班七班,齊心揚帆”的美好同學情誼。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