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對于多種產品由同一生產線生產,生產工藝、原輔材料相近,排污情況基本相同的,通常選取某一產品生產時監測,根據主要原料投入量核定生產負荷,如生物制藥行業。
1.2公用市政類項目
(1)電廠
火電廠實際生產負荷以發電量衡量,熱電廠實際生產負荷以蒸發量衡量,對于燃氣-蒸汽聯合循環發電機組,還需考慮余熱鍋爐的蒸發量。
(2)污水處理廠
通過記錄污水廠進口累計流量數據核定工況。為與出口樣品相匹配,建議提前一個處理周期即開始記錄流量。
(3)垃圾填埋主體工程
根據監測期間垃圾填埋量統計工況。對于同一填埋場填埋生活垃圾和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兩種不同種類垃圾的,應對每種垃圾的填埋量均作統計。
(4)生活垃圾/危廢焚燒主體工程
按監測期間的焚燒量統計工況。對于危廢焚燒企業,還需確認其固體/液體/氣體焚燒量的比例是否與設計值相同,確認焚燒入爐料配伍菜單是否與設計要求基本相同。
(5)機場項目主體工程
按起降架次統計工況。對于大型機場改、擴建項目,工況的把控應具體到所驗收的跑道,掌握監測期間各跑道所有型號飛機的起降架次及時間。
1.3 其他建設項目
(1)化工原料或能源物料倉儲
廢氣排放來源于儲罐的大、小呼吸。驗收監測重點集中在對環境影響較大的大呼吸排放時段,即裝卸操作時段,并通過單位時間物料裝卸量來核定工況。必要時可通過同類儲罐間的物料轉移來模擬運作。
(2)研發實驗類項目
實驗種類變換頻繁,實驗時間短,試劑復雜、消耗量少,排氣管道多,難以以定量指標核定工況,只能通過各實驗室試劑使用情況的記錄來說明工況。
(3)房產類項目
驗收監測時,模擬開啟聲源可滿足噪聲監測要求;廢水處理和鍋爐工況監控可參見本文環保、輔助工程部分,飲食業油煙氣的驗收監測一般待招商后開展。
2環保工程
2.1污水處理設施
工況記錄同污水處理廠,但記錄污水處理量時不應納入因工藝需要用于稀釋高濃度廢水而摻入的地表水或回用水等。
2.2半導體行業有機廢氣處理裝置
半導體行業的有機廢氣通常是連續產生的,但對于有機廢氣的沸石轉輪濃縮處理裝置,其再生高濃度廢氣的燃燒是間歇運行的,應了解其燃燒時間。
2.3焚燒爐
焚燒量是主要的工況核定參數,其他還有熱功率等參數。
3輔助工程
3.1鍋爐
蒸汽鍋爐:負荷參數為鍋爐蒸發量,以蒸汽流量表法、水表法、量水箱法測定,或根據燃料消耗量計算。
熱水鍋爐:負荷參數為鍋爐功率,計算鍋爐功率所需的參數有:讀取鍋爐出水、回水溫度,讀取或測定進/回水管流量從而計算循環水量。房產類項目的熱水鍋爐一般加熱時間短(僅10分鐘),保溫時間長,應合理設定監測頻率、安排監測時間。如鍋爐加熱運行時間短至無法滿足監測所需時間時,可適當縮短監測時間。
導熱油爐:與熱水鍋爐類似,但其功率計算涉及相應油品導熱系數的查找。
3.2工業爐窯
根據《工業爐窯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9078-1996)規定,監測應在最大熱負荷下進行,或在燃料耗量較大的穩定加熱階段進行。
熔煉爐、熔化爐等:在其熔煉、熔化作業時段進行監測,并以產品產量或投料量進行工況核定。
有固定的升溫程序的加熱爐(如鋼鐵、機電等行業):確保在升溫程序期間監測。
3.3噴涂作業
如噴涂對象為同一種產品,大小、形狀、表面積相同,常以噴涂對象的數量作為噴涂作業工況的核定參數;其他則可根據噴槍的使用數量、噴漆的用量、噴涂面積等核定工況。
附錄4 驗收意見推薦格式
××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意見
×年×月×日,××單位根據××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報告(表)并對照《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暫行辦法》,嚴格依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技術規范/指南、本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表)和審批部門審批決定等要求對本項目進行驗收,提出意見如下:
一、工程建設基本情況
(一)建設地點、規模、主要建設內容
項目建設地點、性質、產品、規模,工程組成與建設內容,包括廠外配套工程和依托工程等情況,依托工程與本工程的同步性等。
(二)建設過程及環保審批情況
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編制與審批情況、開工與竣工時間、調試運行時間、排污許可證申領情況及執行排污許可相關規定情況、項目從立項至調試過程中有無環境投訴、違法或處罰記錄等。
(三)投資情況
項目實際總投資與環保投資情況。
(四)驗收范圍
明確本次驗收的范圍,不屬于本次驗收的內容予以說明。
二、工程變動情況
簡述或列表說明項目發生的主要變動內容,包括環境影響報告書(表)及其審批部門審批決定要求、實際建設情況、變動原因、是否屬于重大變動,屬于重大變動的有無重新報批環境影響報告書(表)文件、不屬于重大變動的有無相關變動說明。
三、環境保護設施建設情況
(一)廢水
廢水種類、主要污染物、治理設施與工藝及主要技術參數、設計處理能力與主要污染物去除率、廢水回用情況、廢水排放去向等。
(二)廢氣
有組織排放廢氣和無組織排放廢氣種類、主要污染物、污染治理設施與工藝及主要技術參數、主要污染物去除率、廢氣排放去向等。
編輯:程彩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