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月24日,國務院正式批復太原、桂林、深圳三市為首批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三市要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新發展理念,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緊緊圍繞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和《中國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國別方案》,按照《中國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建設方案》要求,太原以資源型城市轉型升級為主題,重點針對水污染與大氣污染等問題;桂林市以景觀資源可持續利用為主題,重點針對喀斯特石漠化地區生態修復和環境保護等問題;深圳市以創新引領超大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為主題,重點針對資源環境承載力和社會治理支撐力相對不足等問題。三市都重點對生態環境問題做相關規劃。
根據批復,太原市將按照《中國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建設方案》要求,重點針對水污染與大氣污染等問題,集成應用污水處理與水體修復、清潔能源與建筑節能等技術,實施水資源節約和水環境重構、用能方式綠色改造等行動,統籌各類創新資源,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探索適用技術路線和系統解決方案,形成可操作、可復制、可推廣的有效模式,對全國資源型地區轉型發展發揮示范效應,為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提供實踐經驗。
另外,太原市4月24日舉行了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推進會,太原將按照建設推進期(2017—2020年)、持續提升期(2021—2025年)、發展鞏固期(2026—2030年)3個階段分步驟有序推進。重點針對水污染與大氣污染兩大瓶頸問題,探索解決方案,為全國及世界資源型經濟體提供典型案例和實踐經驗。
在建設推進期,即到2020年,市區優良天氣率達到80%以上,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100%。初步形成產業反哺生態、生態催生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模式。具體包括以下5個方面:科技創新取得新突破,工業化和信息化“兩化”融合指數達到中西部先進水平;生態環境得到新改善,天藍、山綠、水清目標基本實現;產業轉型取得新成就,創新示范區和綜改示范區建設取得重大突破;城市功能實現新提升,城鄉一體化發展格局基本形成;民生福祉體現新水平,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4萬元和2萬元。
在持續提升期,太原市將率先樹立資源型經濟成功轉型新標桿,率先形成資源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新模式,率先成為落實可持續發展議程新樣板。
在發展鞏固期,將形成可向全國乃至世界同類地區推廣復制的可持續發展經驗,為中國推動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做出重大貢獻。
目前,太原已對水環境質量提升、改善大氣環境質量、增進民生福祉等7個方面提出了具體數字指標,列出42項重點任務,并建立了推進機制,明確責任分工,加強督查督辦,嚴格考核獎懲,狠抓工作落實。
根據批復,桂林市重點針對喀斯特石漠化地區生態修復和環境保護等問題,集成應用生態治理、綠色高效農業生產等技術,實施自然景觀資源保育、生態旅游、生態農業、文化康養等行動,統籌各類創新資源,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探索適用技術路線和系統解決方案,形成可操作、可復制、可推廣的有效模式,對中西部多民族、生態脆弱地區實現可持續發展發揮示范效應,為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提供實踐經驗。
桂林市將分“三步走”打造中國乃至世界典范。以“景觀資源可持續利用”為主題,將桂林建設成為“宜游宜養的生態之城”“宜居宜業的幸福之城”“活力迸發的創新之城”,成為經濟繁榮發達、社會和諧穩定、人民殷實安康的可持續發展樣板城市。到2020年,與全國同步建成小康社會,基本建成國際旅游勝地。基本建成協調發展的綠色經濟體系、山川秀美的生態環境體系、自然和諧的人居環境體系、文明健康的生態文化體系、保障有力的政策體系,經濟、社會、資源、人口、環境均衡發展,生態產業形成規模并產生較好效益,可持續發展能力進一步增強。到2025年,全面建成國際旅游勝地,成為我國西部地區和面向東盟國家的可持續發展示范城市。綠色經濟發達,生態環境質量處于全國前列,生態文化氛圍全面形成。經濟社會與人口、資源、環境全面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能力顯著增強。到2030年,成為國內同類城市和世界同類地區可持續發展的典型樣板。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取得顯著成效,資源合理利用率顯著提高,經濟實力顯著增強,生態環境顯著改善,生態文化繁榮,全面實現人口規模、素質與生產力發展要求相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與資源、環境承載力相適應,實現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和安全發展,使桂林成為全球可持續發展的實踐范例。
目前,桂林市以創新驅動發展為主線,已鎖定五大重點任務:加強景觀資源保育,建設秀美山水桂林;創新發展生態產業,打造經濟繁榮桂林;加快發展社會事業,建設安康和諧桂林;加強創新體系建設,打造創新發展桂林;拓展區域合作空間,建設包容開放桂林。
編輯:張偉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