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7 水站LOGO參考效果
規范內部展示
此外,我們對國家水站站房內部展示也提出了一些要求。比如:
應統一設置水站系統流程圖、站點流域表征圖、運維管理體系圖(包括崗位責任制度圖、安全責任制度圖、應急管理制度圖、維護保養制度圖等)。
圖8 水站系統流程圖參考效果
圖9 水站站點流域表征圖參考效果
其實,我們更注重內涵。
在此次水站文化建設方案中,我們特別提出的是要注重水站的文化內涵。因此方案中還特別提了下面幾點要求:
充分應用新媒體
豐富水站二維碼信息。使用手機掃描水站二維碼,可獲取水站相關信息(如水站簡介、水質信息、考核目標、監測指標解析、儀器原理及工藝、運行方式及流程等)和水站建設歷程影像資料。
服務公眾需求。使用手機掃描水站二維碼,可獲取水站APP應用下載端口,通過下載安裝應用,可實現對水站及水質相關信息的自助查詢、瀏覽及意見反饋。
強化水站多重功能
鼓勵地方把水站打造為本地區的“科普小站”。在保證水質監測正常開展的情況下,我們鼓勵地方根據水站面積、位置、周邊環境情況,強化水站多重功能。把水站打造為本地區的“科普小站”,承擔生態環境監測和生態環境保護的科普功能。
鼓勵地方把水站作為對公眾開放的環境監測設施。有條件的水站可結合本地實際,有序向公眾開放,引導公眾走進監測,了解監測,信任監測;定期組織生態環境宣傳活動,宣傳生態保護理念,傳播生態文明思想,把水站打造為本地區的環境宣傳教育基地。
這里,請劃一下重點:
在水站站房設計、建設和內部裝修中,我們鼓勵地方在滿足國家對面積、標識等統一要求的基礎上,結合本地實際,自主選擇設計方案,突出地方特色,打造既相對統一又各具特色的水站設計精品。
我們將適時組織開展“最美水站”評比活動,選出100個左右(約占全部水站數量的5%)既滿足國家統一規范要求,又充分展示地方特色的水站作為“最美水站”,向社會公開。
這樣的水站,您是否滿意?讓我們一起期待“最美水站”的誕生吧。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