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2018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安排
要按照黨的十九大決策部署,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明確目標任務,到2020年使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幅減少,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要打幾場標志性的重大戰役,打贏藍天保衛戰,打好柴油貨車污染治理、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渤海綜合治理、長江保護修復、水源地保護、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確保3年時間明顯見效。要堅持源頭防治,調整“四個結構”,做到“四減四增”;一是調整產業結構,減少過剩和落后產業,增加新的增長動能;二是調整能源結構,減少煤炭消費,增加清潔能源使用;三是調整運輸結構,減少公路運輸量,增加鐵路運輸量;四是調整農業投入結構,減少化肥農藥使用量,增加有機肥使用量。
2018年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年度主要預期目標是: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提高到79%,全國未達標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濃度下降2%,地表水達到或好于Ⅲ類水體比例提高到68.4%,劣Ⅴ類水體比例下降到7.3%,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同比下降2%、2%、3%、3%。
為確保完成年度目標,我們將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著力推進綠色發展。構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建立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機制,強化“三線一單”(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環境準入負面清單)硬約束。繼續淘汰落后產能和化解過剩產能。持續推進能源結構調整和清潔化利用。實施國家節水行動,建立健全江河湖泊生態水量保障機制。加強京津冀、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推進綠色“一帶一路”建設。推動開展“無廢城市”建設試點。發展綠色金融。積極引導公眾踐行綠色生活方式。
(二)深入推進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制定實施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作戰計劃,出臺京津冀及周邊、長三角、汾渭平原等重點區域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繼續實施重點區域和重點城市煤炭消費總量控制。著力提高重點區域鐵路貨運比例。全面落實《水十條》,開展飲用水水源地、黑臭水體整治專項行動,加大部分流域和湖庫總磷、氨氮等超標污染因子控制,推動重點河口海灣綜合整治。全面推進土壤污染防治,完成全國農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建立完善《土十條》實施評估考核機制。嚴厲打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行為。加快推進垃圾分類處置。
(三)加大生態環境執法督察力度。配合全國人大做好大氣污染防治法、海洋環境保護法執法檢查,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修改和土壤污染防治法審議,持續推進環境保護法實施,加大環境污染違法犯罪專項打擊力度。整合組建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隊伍,統一實行生態環境保護執法。開展第一輪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情況“回頭看”,組織開展機動式、點穴式專項督察,制定環境保護督察工作規定,進一步壓實各地方、各部門、各主體環保責任。
(四)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按照深化國務院機構改革要求,加強和完善生態環境保護職能。著力構建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生態環境治理體系。繼續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加快推進排污許可制度改革。推進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健全生態環境監測網絡,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質量。在全國試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繼續推進建立健全生態補償機制。
(五)加強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貫徹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全面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督導2.5萬個建制村開展環境綜合整治。推進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和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推進水產健康養殖。
(六)強化生態保護修復與監管。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系統治理,構建生態廊道,擴大實施退耕還林還草還濕,繼續實施退牧還草。完成全國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深化地下水超采區及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嚴控圍海造地。推進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完成全國生態狀況變化(2010—2015年)遙感調查評估。聯合開展“綠盾2018”自然保護區監督檢查專項行動。
(七)提升支撐保障能力。加大生態環保領域補短板投資力度。加強生態文明和環境保護宣傳教育。全面推進大氣重污染成因與治理攻關研究,開展邁向美麗中國的生態環境保護戰略與實施研究。加快推進環境信息化建設。加強核與輻射安全監管。開展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積極應對氣候變化。
委員長、各位副委員長、秘書長、各位委員,長期以來,全國人大常委會高度重視、大力支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不斷加強立法、實施監督和執法檢查,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改善生態環境質量作出了重要貢獻。我們將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監督支持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銳意進取、攻堅克難,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美麗中國作出新貢獻!
編輯:程彩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