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偷拍视频,天天射天天添,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三区麻豆AV网站,成人综合国产乱在线

首頁 > 新聞 > 正文

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李干杰講了哪些干貨

時間:2018-02-05 09:31

來源:環保部

評論(

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在京召開

李干杰強調,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

2月2日—3日,環境保護部在京召開2018年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認真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和2017年工作進展,謀劃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安排部署2018年重點工作。環境保護部部長李干杰出席會議并講話。他強調,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

李干杰指出,黨的十九大是我們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進程中的一座豐碑,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深遠的歷史意義和廣泛的世界意義。十九大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進行了系統總結和重點部署,梳理了五年來取得的新成就,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要求、新目標、新部署,為提升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指明了前進方向和根本遵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也進入了新時代。全國環保系統要深刻把握新時代新思想,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轉化為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深刻把握新時代新特征,充分發揮生態環境保護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作用,推動高質量發展,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協同共進;深刻把握新時代新使命,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著力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增強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深刻把握新時代新動力,堅持以解決制約生態環境保護的體制機制問題為導向,持續深化生態環保領域改革,推動生態環境領域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深刻把握新時代新擔當,牢固樹立“四個意識”,打造一支信念過硬、政治過硬、責任過硬、能力過硬、作風過硬的環保鐵軍,堅決扛起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政治責任。

在總結過去五年時,李干杰說,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從認識到實踐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思想認識程度之深、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制度出臺頻度之密、執法督察尺度之嚴、環境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生態文明建設取得顯著成效。一是環境治理模式改進優化,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的環保工作格局以及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環境治理體系正在形成;二是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動計劃先后發布實施,生態環境狀況明顯改善;三是生態環保領域改革全面深化,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審議通過數十項生態文明和環境保護改革方案,“四梁八柱”性質的制度體系初步建立;四是環境法治保障進一步加強,一系列重要環保法律法規完成制修訂,最嚴格的新環保法實施,中央環保督察實現31個省(區、市)全覆蓋;五是環境風險有效防控,強化危險廢物全過程監管,推進“鄰避”問題防范與化解,突發環境事件得到妥善處置;六是核與輻射安全切實保障,核安全頂層設計不斷完善、核安全監管能力顯著增強、核安全文化水平持續提升,全國輻射環境質量保持在本底漲落范圍;七是環境基礎支撐日益夯實,《“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印發實施,環境監測網絡建設取得積極進展,環保標準技術體系日益完善;八是國際影響不斷擴大,積極參與全球環境治理,成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

李干杰指出,2017年環保系統堅持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以加快建設生態文明標志性工程為突破點,各項工作取得積極進展。第一,五項重大任務取得顯著成效。一是持續深化中央環保督察。完成第三批、第四批對15個省份督察,前三批督察22個省份整改方案明確的1532項整改任務已完成639項,全國26個省份開展或正在開展省級環保督察。二是圓滿實現《大氣十條》目標。推進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改造和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實施第五階段機動車排放標準和油品標準,黃標車淘汰基本完成,啟動大氣重污染成因與治理攻關項目;開展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組織強化督查和巡查,“2+26”城市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11.7%,北京市PM2.5平均濃度達58微克/立方米。三是堅決禁止洋垃圾入境。調整進口廢物管理目錄,開展打擊進口廢物加工利用行業環境違法行為專項行動和固體廢物集散地專項整治行動,限制類固體廢物全年進口量同比下降11.8%。四是迅即開展“綠盾2017”專項行動。落實兩辦《關于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問題督查處理情況及其教訓的通報》,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展監督檢查,各地已調查處理2萬余個違法違規問題線索,對1100多人追責問責。五是大力推動長江經濟帶大保護。印發《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啟動長江經濟帶戰略環評“三線一單”編制,持續開展長江經濟帶地級以上城市飲用水水源地環保執法專項行動,排查出的490個環境問題全部完成清理整治。

第二,深化和落實環保改革措施。兩辦印發按流域設置環境監管和行政執法機構、設置跨地區環保機構試點方案,江蘇、山東、湖北等9省(市)省以下環保機構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新增備案。出臺《排污許可管理辦法(試行)》和《固定源排污許可分類管理名錄》(2017年版),基本完成火電、造紙等15個行業許可證核發。落實《關于深化環境監測改革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質量的意見》,嚴肅查處人為干擾環境監測活動行為,完成2050個國家地表水監測斷面事權上收,全面實施“采測”分離。貫徹兩辦《關于劃定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的若干意見》,京津冀、長江經濟帶和寧夏等15個省(區、市)劃定方案已上報國務院審批。開展連云港等4個城市“三線一單”試點,出臺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暫行辦法、環境影響登記表備案管理辦法。兩辦印發《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方案》。

第三,全面推進其他各項重點工作。深入實施《水十條》,97.7%的地級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完成保護區標志設置,93%的省級及以上工業集聚區建成集中污水處理設施,完成2.8萬個村莊環境整治任務。組織實施《土十條》,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經全國人大常委會二審,《農用地土壤環境管理辦法(試行)》頒布實施,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全面展開。加強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保護,啟動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開展全國生態狀況變化(2010-2015年)調查評估,國務院批準新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7個,命名第一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縣和第一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嚴格核與輻射安全監管,有效運轉國家核安全工作協調機制,發布實施核安全“十三五”規劃,推動輻射監測網絡建設,圓滿完成第六次朝核應急,開展“核電安全管理提升年”專項行動,完成放射源安全檢查專項行動。環境執法重拳出擊,全國實施行政處罰案件23.3萬件,罰沒款數額115.8億元,比新環保法實施前的2014年增長265%;出臺《環境保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辦法》;全國278家已建生活垃圾焚燒廠679個監控點全部完成“裝、樹、聯”;環保部調度處置突發環境事件60余起。加強環保宣傳教育和輿論引導,實行按月例行新聞發布制度,全國地市級及以上環保部門全部開通官方微博和微信公眾號,推動環保設施和城市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向公眾開放。強化各項保障措施,中央財政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等專項資金規模達497億元;水污染防治法、環境保護稅法及其實施條例、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完成制修訂;組建國家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督查中心由事業單位轉為行政機構并更名為督察局;修訂環保專用設備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強化對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監管;發布160項國家環保標準、2項污染防治可行技術指南和6項技術政策;發布《優先控制化學品名錄(第一批)》;國辦批復印發《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方案》;發布《“一帶一路”生態環境保護合作規劃》《關于推進綠色“一帶一路”建設的指導意見》。

編輯:程彩云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sf850.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水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