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內蒙古自治區政府新聞辦召開全區環境保護新聞發布會。自治區環境保護廳副巡視員張樹禮介紹了2018年全區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部署情況。
全區環境保護新聞發布會發布詞
自治區環境保護廳副巡視員 張樹禮
(2018年4月24日)
各位記者朋友們,大家好,非常感謝大家多年來對我區環境保護工作的關心和支持。下面,我就環境保護方面的相關情況向大家作一簡要介紹。
2017年,內蒙古區環保系統以迎接黨的十九大和慶祝自治區成立70周年為契機,在自治區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圍繞建設綠色內蒙古,深入實施污染防治三大行動計劃,扎實做好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工作,持續深化環保領域各項重點改革,切實加大環境執法檢查和突出問題整治力度,全區環境質量總體實現明顯改善。2017年,全區PM2.5年均濃度同比下降8.6%,優良天數比例達到85.3%;水質優良比例同比提高0.5個百分點,劣Ⅴ類水體比例同比下降0.6個百分點;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總量分別下降8.29%、1.39%、2.23%、4.25%,超額完成國家年度考核任務。
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也是污染防治攻堅戰首戰之年。我們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決落實中央和自治區關于生態環境保護各項決策部署,堅持新發展理念,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以解決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確保污染防治攻堅戰首戰告捷,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生態環保目標打牢基礎。主要目標是,全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到83%以上,PM2.5未達標盟市濃度較2015年下降11.4%;地表水考核斷面優良比例達到57.7%以上,劣Ⅴ類水體比例控制在7.7%以內。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一、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一是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制定實施打贏藍天保衛戰3年行動計劃,針對重點區域、重點行業企業和重點污染因子落實治理措施和工程項目。PM2.5已達標的盟市要進一步鞏固治理成果,堅決防止反彈;尚未達標的4個盟市要制定限期達標計劃,落實針對性治理措施。要在有效降低PM2.5濃度的同時,強化臭氧和PM10防控工作,持續深化工業污染源和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加快燃煤污染綜合整治,加大污染聯防聯控力度,狠抓重污染天氣應對,有效控制揚塵污染,不斷提高優良天數比例。二是持續開展清水行動。全面落實河湖長制,編制實施不達標水體限期達標規劃,重點推進黃河流域大黑河、烏蘭木倫河和遼河流域老哈河、西拉木倫河及額爾古納河治理,加快呼倫湖、烏梁素海、岱海綜合整治方案實施進度,狠抓工業污染防治,強化地下水保護與治理,加強城鎮、園區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提標改造,全面整治農村環境,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持續提升飲用水安全保障水平。三是全面實施凈土行動。加快推進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年底前查明農用地土壤污染的面積、分布及其對農產品質量的影響,啟動重點行業企業用地污染地塊調查工作,加強重金屬污染防治,嚴格污染地塊環境管理,加快推進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切實保障土壤環境安全。
二、全面深化生態環保領域改革
積極穩妥推進生態環境管理體制改革,出臺《自治區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完成自治區以下環境保護管理體制調整任務。加快排污許可制實施步伐,完成鋼鐵等8個行業排污許可證核發工作。開展建設項目環評改革試點。制定《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在全區試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強化環保領域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開展企業環境行為信用評價。發展壯大生態環境大數據、第三方治理等環保服務業,健全環境保護社會化服務體系。深化排污權交易試點,發展排污權交易二級市場。
三、積極推動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協同共進
實行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把淘汰落后產能、整治“散亂污”企業作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內容,引領企業升級改造和倒逼產業結構調整。強化規劃環評約束和指導,印發實施自治區“十三五”規劃戰略環評,加快推進包頭等盟市戰略環評和鄂爾多斯市“三線一單”試點,力爭實現自治區級工業園區規劃環評全覆蓋。堅持規劃環評與項目環評聯動,嚴格環評審批管理,強化事中事后監管,全過程預防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加強環保科技創新,通過技術創新引領環保產業發展。
四、切實加強自然生態系統保護
加快推進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工作,制定實施《內蒙古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方案》,同步啟動相關管控措施研究。加大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創建力度,做好全國生態文明先行示范省(區)創建工作,開展“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縣”創建。加強自然保護區綜合管理,制定出臺《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規范管理規定》,嚴格規范自然保護區范圍及功能區調整。健全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印發實施《重點流域斷面水質污染補償辦法》,探索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開展生態補償模式。
五、持續加大環保督察執法力度
堅持中央和自治區兩級環境保護督察制度,加大督察整改工作推進力度,組織開展自治區專項督察。持續推進環保法實施年活動,開展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進口廢物和危險廢物利用處置、垃圾焚燒發電、城市黑臭水體整治、飲用水水源地保護、自然保護區監管6大專項執法行動,繼續加大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發酵制藥及化工等重點行業執法檢查力度,重拳打擊偷排偷放、監測數據造假等環境違法行為。深入開展環境執法大練兵活動,加強基層執法標準化建設及人員培訓,推動移動執法系統建設與應用,不斷提升環保執法能力和水平。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