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飲用水,事關群眾健康,事關長遠發展,容不得一點疏忽大意。守土有責,責任重于山。近年來,在景德鎮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各級各有關部門以深入推進河長制為契機,履職盡責,敢于擔當,加強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工作,筑牢人民群眾健康生命線。
建章立制,夯實基礎
為進一步加強對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的制度保障,景德鎮市先后出臺了《景德鎮市地表水功能區劃》、《景德鎮市昌江水環境質量保護管理辦法》、《景德鎮市環境污染防治管理辦法》等一系列保護城市飲用水水源地的制度。編制了《景德鎮市昌江飲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規劃》、《景德鎮市水資源管理“三條紅線”暨水資源保護工程(2016年-2020年)實施方案》、《景德鎮市昌江飲用水源地水污染突發性事件應急預案》、《樂平市飲用水共庫水源地保護規劃》等一系列水源地保護專項規劃和方案,為加強飲用水水源地保護、開展污染防治奠定了堅實基礎,也為今后徹底解決全市城鄉飲用水安全問題提供了科學依據。
綜合整治,有效保護
近年來,景德鎮市堅持從源頭上防治水源污染,從“治水先治山、治水先治污”入手,推進清潔型小流域建設,完成了備用水源玉田水庫所在南河上游小流域水土保持治理項目。通過山林封育、坡面徑流控制和山洪溝防護等三道防線的構筑,有效減少了水土流失,也切斷了面源污染的輸送渠道,達到“小雨不下山,大雨水不渾”的效果。著力抓好農村面源污染治理,建立健全衛生管理長效機制。建設垃圾集中收儲站、生態廁所等設施,抓好保護區內垃圾統一收集清運和保護區內生活污水的統一處理工作。積極實施中小河流治理,開展治水源地保護綜合整治。通過河道疏浚、拓寬、護岸、筑堰等工程措施,提高河道的防洪能力,改善河流生態環境。對樂平市城市水源地共產主義水庫上游攔汊筑壩的9處主壩體進行了爆破拆除,有效保護了樂平市城鎮生活飲水安全。
多方比選,拓寬水源
根據水利部《全國重要飲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達標建設目標要求》確定的“水量保證、水質合格、監控完備、制度健全”總體目標,景德鎮市通過多方比選,積極開辟新的水源,加快推進城市應急備用水源地建設。進一步優化水庫用水調度,針對景德鎮市水源地主要集中在昌江城區河段,容易受到城市水污染威脅的實際情況,適時啟動了將取水口上移至樟樹坑段的規劃論證,該項目水資源論證報告獲得省水利廳正式批復,目前正在加快供水水源(樟樹坑)引水工程建設,取水泵房主體建設已順利封頂,河道管道鋪設工程即將完成,加壓泵站正在進行吸水池底板及配電間承臺和地梁施工。完成預應力鋼筒混凝土管及球墨管安裝16.96公里。景德鎮市水務局積極爭取省水利廳的支持,將離城區相對較近的玉田水庫計劃列為城市備用水源地,納入全省備用水源地建設方案。景德鎮水務公司開展了接入玉田水庫備用水源的管網建設前期工作。對樂平市勤儉、幸福、東方紅等中型水庫功能進行調整,增加飲用水水源的城鄉供水功能。
加強監督,長效管護
近年來,景德鎮市加強飲用水源地的監督、檢查和管理,積極探索建立長效管理的體制和機制。對洋湖水廠、第四水廠和黃泥頭水廠進行信息化管理,在取水口安裝電子監控系統,形成了全天候實時監測監控體系,及時準確掌握水質動態變化狀況。對飲用水源保護區實行規范化管理。按照《景德鎮市地表水功能區劃》劃定的水源地保護區,設立標志牌,對保護區實行封閉式管理,定期巡查監控。強化對飲用水源地水質監測報告體系的建設。從2006年起,景德鎮市5個集中供水水源地水質實行旬測旬報,每月以月報形式報送相關部門。開展聯合執法,嚴厲打擊破壞飲用水源地的違法行為。組織環保、水務、公安、海事、市政等部門,依據水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結合防汛清障,立案查處違法占用河岸建房、非法采砂、違規設置取排水口等水事違法行為。落實專門機構和專項養護資金,加強河道養護工作。河道整治完成后的河段及時移交給管理單位,投入專項資金進行日常維護管理。
編輯:汪茵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